馬時亨聯名撰文 再反駁「香港玩完論」 港維持7大特徵必再興盛

撰文:黃捷
出版:更新:

近月,社會上出現許多關於香港經濟及其金融中心未來的討論,不少負面觀點引來廣泛關注,包括網上「香港已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說法,以至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亞洲區前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香港已玩完」的評論文章。

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名譽教授馬時亨,以及馮國經馮國綸基金經濟學教授、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對外事務)鄧希煒聯名於報章撰文,再次反駁有關觀點,並列出7個他們認為香港必須保持甚至加強的特色和優勢,從而維持其國際金融及各類經濟中心的地位。

文章直言,若這7個特徵持續,加上特區政府招商引資及人才政策能成功,香港經濟必能再度興盛,遑論「玩完」!有關7個特徵包括保持金融穩定,並強化其金融中心的五大支柱(包括股市、債巿、銀行、保險及資產管理);維持司法獨立制度及國際化的普通法法律體制;保持廉潔高效的政府;保持資本和人員的自由流動;維持訊息自由流通的互聯網;繼續發展優良高質的普及基礎及高等教育;構建多元的海外專業人才庫。

文章直言,若這7個特徵持續,加上特區政府招商引資及人才政策能成功,香港經濟必能再度興盛。(資料圖片)

籲不應自滿也不需妄自菲薄

就大家關注的人才問題,文章指出,香港普查數據證實,近10年來在港外籍人士總量保持增長。對比國際主要城市,香港的人才庫質量足與全球各大城市比肩,且遠勝於內地主要城市。這特點不但要保持,還要增強,除了歐美,也要廣攬西方以外的人才。與此同時,文章引述港大經管學院在其最新報告中,通過研究職業社交平台LinkedIn用戶數據,發現疫情期間來港的人數多於外流,且來港人群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亦高於離港人群,高學歷人才總數錄得淨增長。此外,整體及高收入人士的淨流入集中在30歲或以下的年輕群體,尤其矚目的是,來自美國的淨流入量不但呈正數,而且人數最多。

文章最後呼籲,港人應有足夠的危機意識,指國際形勢風高浪急,香港必須在危機下大力重塑自身,不應自滿也不需妄自菲薄。香港過去經過那麼多風浪,每一次信心危機都被一次又一次經濟發展奇蹟突破,只要自強不息,發揮獅子山下精神,香港可再創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