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SEM去旅行】5類做作旅行Caption老是常出現 最後一類實見過

12月是完SEM的季節,亦都是旅行的時節,每天「碌」Instagram你都會發現全世界的人都在去旅行,昨天還在台灣的人,今天又飛到了日本,Story多到看不完!近日就有連登討論區的網民盤點出5類在IG老是常出現的做作Caption。
【1】歌神型
每個人身邊都總會有個朋友,每時每刻都在唱歌,即使他很好的唱功,即使你已經說了很多次「很煩!」也無法阻擋他對唱歌的熱情,甚至在去旅行Post IG時,Caption也是留歌詞,像是「豁出去漫遊 不通知親友」「天氣不似預期 但要走總要飛」「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逃離人類荒謬」真的只看字都能聽到聲。
【2】電視精型
亦有一種人,像個百科全書一樣,對所有電視節目、劇集甚至廣告,都瞭如指掌,還會比讀書更認真地去背那些台詞,去旅行時也不忘打以下這些Caption:#去旅行去到盡#我在乜乜天氣晴#x個小生去旅行#跟著xx去旅行真的看厭了,換一句好嗎?
更多相關文章:【完Sem去旅行】廈門6大文青景點 全國最美大學、新西遊記拍攝地
【3】偽文青型
還有一種人,平日都說話都非常膠,但當去旅行時,就會裝個文青,打些好像有點詩意的說話,像是「#博盡無悔」「捉緊夏天的尾巴」「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看完這些Caption,再聯想起那位朋友平日的樣子,那一刻真的打了個冷震。
【4】冷酷型
有些人就是在IG塑造出,「我是型男我很瀟灑」的感覺,相片從沒有正面照,亦不懂得笑,Caption更不會多於3個字,例如:#出走#流浪#精神#勿念真是個冰山美男啊!
【5】強調地點型
還有一類人,非常喜歡隨便影影天影影地,之後加一句「早晨,巴黎」或者「你好,日本」,強調自己已經離開香港,不然就說「返鄉下」,說得好像經常去,其實也不過一年去兩次,甚至用同一句式多次強調這是外國的東西,像是「#泰舒服」、「#泰好味」、「#泰開心」、「#泰…知道了知道了,你去了旅行很厲害!😉
更多相關文章:【窮遊歐洲篇】國際學生證交通、飲食、玩樂9個超着數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