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中食」?飯團與杯麵 支撐日本便利店兩大主角

撰文:日本通網
出版:更新:

在日本,中食是指把在家以外的地方做好的食物再帶回來吃,或者是配送到家的食物。近些年,日本的中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8年的銷售態勢也一如既往的上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對飲食文化較為瞭解的作家松浦達也的相關介紹。

據日本總務省2017年的家庭經濟調查顯示,與2007相比日本家庭的整體消費支出雖然有明顯下降,但是飲食方面的支出卻在增長。

具體來看,例如10年前,2007年日本的整體消費支出為313萬8316日元,但2017年卻下降了7%,減少到292萬1476日元。外食(在外吃飯)項目也從2007年的17萬161日元下降到2017年的16萬3868日元,下降3.7%。

意外的是,消費支出和外食支出都在減少,但為什麼包括外食、中食、內食(在家裡做飯吃)在內的飲食支出卻在增長,並且與2007年的79萬4255日元相比2017年上漲了2%,達到81萬1232日元呢?支撐日本飲食支出上升的關鍵正是中食。

日本副食協會的調查顯示,2007年日本副食消費7兆9491億日元,中食市場規模在2017年大幅上漲,達到10兆555億日元。可見中食市場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趨勢。支撐中食市場發展壯大的因素沒有其他,正是在於便利店。

從日本中食市場的構成比例來看,便利店、食品超市、食品專賣店共占比87%。其中便利店占比32%,排名第一。具體來看便利店的食品貨架上主要是飯團便當、家常菜沙律等,這些食物都是中食商業的核心菜品。

再從日本銷售中食食品的行業類別來看, 2017年便利店的中食銷售額為3兆2290億日元(比2007年增加61%),食品超市的中食銷售額比2007年增加42%,可見中食食品集中於生活密集型的商店。雖然食品專賣店、綜合超市、百貨店的中食銷售舉步維艱,但便利店和食品超市快速增長的銷量強有力地帶動了中食市場的發展。

雖然日本便利店的副食菜品已經完全進入“成熟期”,但再也沒有出現像“雞肉沙律”那樣可以短時間內大熱的菜品。當然日本各個食品生產商也在不斷更新便當、副食菜品等。

要說日本便利店的中食之王,首屈一指的當然是手握飯團。用米飯製作而成的飯團被各式各樣的包裝裝飾,飯團的種類和樣式在不斷的推陳出新。今年日本美食雜誌《dancyu》中也收錄了飯團的特輯,飯團的人氣在今年又一次大增。入秋後在日本羅森便利店開始銷售的“惡魔的飯團(麵醬汁和晴天的飯團)”被稱作“便利店飯團不動的NO.1”。今年有新聞報導這款飯團去掉了Sea Chicken蛋黃醬。看來飯團是要從幾年前流行的“不用手握”向原先的“手握飯團”回歸。果然對於日本人來說“手握飯團”才是特別的食物。

便利店人氣飯團(日本通網)

最近在日本便利店的貨架上,有越來越多的用無糖、無麩素食材製作的“無罪惡感”食品出現。拿飯團來舉例,各個便利店推出了添加了富含食物纖維食材的手握飯團,人氣很高。Lawson便利店售賣的控糖麵包、Brownies、即食麵等因為“零添加糖”吸引了大量的顧客。

說到即食麵,當然在即食麵的種類裡不可或缺的就是杯面。雖然杯面在分類上屬於內食,但是杯面只需加開水便可食用,所以也在中食範疇內。日本近10年來自主品牌的商品層出不窮,今年銷售盒裝炒麵等日本國產品牌也相繼投入到新品研發當中。

日清炒面U.F.O.(日本通網)

例如日清食品招牌的盒裝炒麵“日清炒麵U.F.O.”就從今年年初開始基本上每個月都推出限定系列商品。而作為競爭對手的“PEYOUNG”不僅推出了限定商品,還推出了4倍量的2142kcal的“超超超大盛GIGAMAX”。在激烈的“便利店貨架之爭”中,這款商品佔據了一席之位。以上兩家企業作為日本的國產食品的代表,僅即食麵一年的市場份額大約就有600億日元。他們生產的豐富多樣的商品也給日本市場帶來了活力。

“超超超大盛GIGAMAX”炒麵(日本通網)

其他領域,值得關注的是在日本提供配送服務的送餐應用Uber EAST也涉足了中食市場,並且規模在不斷擴大。Uber EAST是從2016年起在東京開展送餐服務。2017年開始在橫濱配送,今年已經在大阪、京都、神戶等關西圈開通配送。此外也在不斷擴充川崎、琦玉等首都圈區域的配送範圍。

在外食方面,面對日本的飲食店店面在逐年縮小的現狀,為了提高銷售額飲食店也開始加入外賣和配送的隊伍。明年10月起日本政府將把消費稅稅率提升至10%,但是在配送領域還是適用8%的消費稅。無論稅率制度的改革是好是壞,對於中食市場來說應該會有越來越多的送餐和外賣服務吧。

長久以來中食和內食的界限模糊不清。如果飲食店也涉足中食,那麼外食和中食的界限也變得模糊不清。

【周五心意運動】您捐一封$50利是,已可為基層送上溫飽,01心意呼籲您支持【香港青年協會】 ,每$50即可製作5碗愛心湯和心意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