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港隊教練「冇人工」? 楊子泳:培育運動員唔計較錢

撰文:陳芷慧
出版:更新:

「有時賽後,外國選手問我們訓練的時數,他們都會覺得詫異。」現任香港跆拳道代表隊教練楊子泳說,「我們訓練時數比中學生的訓練更少,但卻與他們水平相約,這樣反而獲得他們尊重,是很可笑。」事實是,跆拳道於2015年才被香港體育學院納入精英B級的體育項目。非精英A級的運動,代表甚麼?代表沒有固定的訓練場地;沒有醫療、體適能等配套支援,以致大部分的跆拳道運動員都只能兼職捱下去。

楊子泳,曾是香港跆拳道公開賽八連冠,幸有「師傅」自掏腰包讓他教班,無需擔心生計,專心做全職運動員。香港跆拳道代表隊,其實沒有一個團隊的支援,甚至連一個全職教練都沒有。楊子泳還當運動員的年代,每逢到海外習訓或參賽,便會記錄海外選手的訓練模式,自己相約師兄弟練習。參加過數次奧運資格賽,「2012年面對台灣選手,習訓時他實力不如我。但比賽時台灣隊伍策略轉變得好快,比搶去兩分而落敗。」對比台灣,香港運動員缺乏教練團隊在戰術上的支援。「我好想衝前,但支援真係唔夠。作為運動員,其實我唔想有呢種諗法,只想做好自己。但站在冠軍寶座上,真係唔係一個人做得到。」

「跆拳道其實係比較容易(獲取獎牌)的項目,像劍擊一樣,都講求智力。」楊子泳沒有埋怨,只是他眼見不少尖子因為生活而放棄;眼見泰國等國家從落後到超前香港,反觀香港跆拳道發展的温吞,他只是覺得:「可以做得更好。」

+2

【奧運之後】相關故事:

全職保安凌晨訓練 長跑精英不獲接納 :盼少數族裔代表香港出賽

28歲自閉症跆拳道教練  不敢有奧運夢:只想成為受歡迎的人

曾靠送石油氣維生 滑板港隊望加強支援:不能只聚焦得奬運動員

嘆社會以金錢定義成功 劍擊運動員感迷失:家人問點解唔返正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