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犬離世體會生死 前幼教立志服務老弱毛孩:這是上天給我的任務
她曾經是收入穩定的幼稚園助教,現在卻成為老弱毛孩的照顧者;她曾因愛犬離世而一蹶不振,現在卻以愛犬之名,拯救更多生命。她選擇放下執念,卻執着每一個被拯救的生命。她是「阿棍屋」創辦人,生命守護者-IVY。
因為我知道,過了一天就是一天,沒有了就是沒有了。無論有多辛苦,我都希望牠們開心,我不會讓自己後悔。
相遇。相知 - 洛威拿阿棍
2009年,當時還是幼稚園助教的IVY ,在繁殖場認識阿棍。「當年,我和丈夫在繁殖場遇到當時經已兩歲的阿棍。雖然牠是洛威拿,但性格溫馴有善,不具攻擊性。回家後,阿棍更會被其他小狗欺負。」身材健碩,卻膽小被欺;惡形惡相,卻最討主人Ivy歡心。
「愛犬之人的唯一責任,就是呵護毛孩;但阿棍卻倒個頭來,讓我和丈夫感到被呵護。」IVY 分享,每逢下班回家,阿棍總是第一個衝過來撒嬌、磨蹭著;每當其他寵物嚷着下街散步,阿棍總是乖乖坐在Ivy身旁,彷彿主人就是牠的全部。而這份親密,亦令阿棍成為Ivy啲全部。
作為八隻愛犬的主人,Ivy坦言當時自己尤其溺愛阿棍。但緣起緣滅,2014年,阿棍確診,患上末期乳腺癌,而Ivy的生命亦從此不一樣。
立即支持阿棍屋:https://bit.ly/3KPLVm5
執念。放不下:阿棍病逝
「由確診到動手術,也只是短短數天的事情。」Ivy憶述,當時阿棍的乳腺腫漲、身體出現血班、七孔流血。醫生指,即使動手術,也只有5%康復的機會。「我還記得,完成手術後已是凌晨,阿棍處於半昏迷狀態,需留院觀察。醫生喻我們先回家休息,明早再來探望。但想不到,離開診所的一刻,就是我們跟阿棍永別的一刻。」十年過後,再次回想,Ivy眼睛一紅。
說再見,卻不能再見。愛犬的離開,為當時的Ivy帶來遺憾。「我很後悔當時沒有待在診所,陪伴阿棍走最後一里路;後悔牠在生的時候,沒有多為牠拍照留念;後悔沒有抽更多的時間,多帶阿棍到公園走動。」突如其來的離別,令Ivy陷入人生低潮。「阿棍離開後接近兩個月的時間,我只懂流淚渡日,吃不下睡不着,情緒更一度出現問題。」Ivy回想,自己也預計不到阿棍的離開,竟為她帶來如此大的衝擊。
除了丈夫,當時陪伴Ivy的,就只有家中8隻毛孩。Ivy亦因為牠們的陪伴而有所覺悟。「當我六神無主的時候,唯一支撐着我的,就是眼前八隻毛孩。我不能失去牠們,同時牠們亦不能失去我,我仍要照顧牠們,直至終老。」
對愛犬的執念,令Ivy一蹶不振;對動物生命的執着,卻讓Ivy重新出發。放下執念,Ivy將對愛犬的思念轉化為動力。翌年,Ivy萌生成立動物收容所的念頭;同年,「阿棍屋」正式成立。
釋念。以愛之名:「阿棍屋」成立
「成立阿棍屋,是希望透過服務毛孩,為阿棍積公德。動物的生死應由上天安排,而非我們作決定。即使眼前的毛孩體弱多病,我也會盡力照顧,直至牠們離去。」阿棍的離去,讓Ivy學懂生死。
為了全程投入以阿棍之名許下的承諾,Ivy辭去幼稚園工作,並全時間投身於毛孩身上。「由打掃、餵藥、打針、到處理骨灰、處理捐贈,我也必須參與其中。我不知道明天的事情,我只知道在生離死別前來臨之前,我會盡本分責任照顧牠們,因為我不想讓自己後悔。」這是Ivy的工作日常,也是與阿棍的約定。
2017年,阿棍屋由千餘呎的舊中心遷往佔地約一萬四千呎的馬鞍崗現址,浪浪們亦有更寬敞的活動空間。成立八年,阿棍屋經已成功拯救超過700隻動物。2022年,Ivy亦於深水埗開設全港首間義務獸醫診所——善行動物診所,為浪浪們免費提供絕育與各種醫療服務。
立即支持阿棍屋:https://bit.ly/3KPLVm5
思念。天家再聚
Ivy放下執念,但依然想念。「每當我想起阿棍的時候,心仍會痛。我只是把對牠的回憶,放在心裏的保險箱。當我工作乏力的時候,我會適時打開保險箱,因為它給我動力,亦提醒我要做好本分,將來回到天上,我對阿棍有所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