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獸.專訪】水底戲困難多 金像動作指導:五十幾歲都仲學到嘢

撰文:林穎嵐
出版:更新:

由張晉及余文樂主演的《狂獸》,上映一周遇上吳宇森的《追捕》,話題性顯然不似預期,當中極具視覺震撼的十級巨浪動作戲,以及結尾兩場水底激戰似乎沒有成為港產片界話題。不過,市場反應歸於商業考量,而由一班本地資深幕後人聯手打造、香港影壇罕見的全新水中動作戲,仍然為《狂獸》帶來好評價,更是對他們而言一次職業生涯的新突破。

在拍攝《狂獸》時,無論演員定幕後都要落水,實在不容易。(劇照)

香港電影的動作導演,一般來說都由資深動作演員擔任,而99年入行的李忠志,則是一位正宗「紅褲仔」,他是成龍領軍的成家班一員,曾經憑《保持通話》及《新警察故事》獲得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亦於去年憑《殺破狼II》首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

不過,志叔跟傳統的動作導演風格不同,從《殺破狼II》、《寶貝計劃》等可見,他的打鬥設計從不侷限於硬橋硬馬的真功夫,擅長利用場地呈現多變的拳腳動作,或者亦因為他向來敢於創新,才令他大膽接下《狂獸》的工作。「今次是我第一次設計及拍攝水底動作戲,我成個班底啲龍虎武獅包括我自己都沒有潛水牌,完成這次工作是困難的,原因是當你愈來突破,你便會愈容易走回原點。」 

志叔表示今次拍《狂獸》真係有感活到老學到老。(陳順禎攝)

拍動作片「不能郁動太多」? 

原來《狂獸》在開拍前,台前幕後幾乎只得余文樂有潛水牌,林家棟、文詠珊和好多工作人員都要特登去考。志叔透露,拍攝困難除了因為水底,同時亦因時間有限,「我只是用了15分鐘跟一位香港教練學會潛水便去考牌,現場拍戲時,只有我、攝影師和演員落水,導演要在陸上看拍攝畫面效果,我在水底控制大家走動,當全世界準備好要roll機,我要叫大家散開或者上水,但水底好大回音,好多時大家都聽唔到,我要係咁指手劃腳,場面都幾搞笑。」

志叔坦言首次落水拍戲,經驗相當寶貴,不但在片場的職責不同,甚至要面對許多從未遇過的困難,「因為片尾兩場落水戲,講述幾位演員在海底下的廢船搶金,那艘船是特別製作,有點生銹泛黃。我們落水拍,一拍便拍幾天,大家都沒想到它會令水變濁,在水底看過去那艘船,距離兩至三呎時已經甚麼都看不到。其實那艘爛船,美指造得好靚,我們原本計劃在水底用大wide shot去拍,而且起初亦設計了許多場吊威也動作戲,但無奈水真的太濁,正式roll機拍時,根本不能在水底郁動太多,尤其是工作人員,怕泛起水底塵土。」 

日吸數支氧氣「上水見暈」 

今年已經53歲的志叔,相較於早年因為《殺破狼》系列跟他的訪談時顯然清減許多,他笑言人年紀大了,體力都不及年輕人,「拍攝時我跟攝影師留在水中的時間最長,但他有落水拍攝經驗,而且走動不多,反而我要走來走去接演員和工作人員上落水,所以,平均他用一支氧氣時我便用上三支,吸到我個人好累,一上水就想暈。」《狂獸》的水底拍攝工作長達二十多天,除了台前幕後辛苦,每天拍攝花費也很龐大,志叔說:「因為拍攝現場是搭景,有個池在中央,我們發現水很濁時,有想過將池中的水全部放走換水,但原來換一次需時3至4天,要出動超過300部水車,變相會延誤日期,沒辦法只好繼續拍落去。」 

水底拍戲實在辛苦, 余文樂都曾表示一上水就虛脫咁。(《狂獸》劇照)

拍攝經驗比製成品珍貴 

「我們拍攝前看了很多高手拍的水底戲,好好看,我和導演都以為可以拍得跟人家一樣,點知原來是兩回事。例如,將架爛船放落水之後,會令海草變黑;當時我們停工了一個星期,跟所有部門商量解決方法,我看到導演他每晚一個人潛落水底用吸塵機吸塵,好愁。」

志叔透露,當時導演決定找「水醫生」來幫忙,希望可解決水底混濁問題,「水醫生於池中落藥,令水底灰塵可沉澱在船底,所以每晚都要先吸塵。原先設計了的一場wide shot長鏡戲份都因為水質放棄,每一場水底戲都拍得好辛苦,每日拍完一場又要諗明天那場戲怎算。」

志叔坦言,戲中的水底戲對他而言不是最理想的效果,「或者事前都諗得太理想,實際拍又是另一回事。」但現在戲已上映,他笑指今次拍攝猶如一場震撼教育,「五十幾歲人,拍咗咁多部戲,好耐冇試過感覺學到嘢,今次經驗比製成品更加珍貴。」

+9
水中戰拍得困難,希望觀眾入場時,能細心欣賞這些珍貴的鏡頭。(《狂獸》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