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快樂的盲點】鏡頭外的故事 視障男主角真人曾患癌兼骨枯 

撰文:陳穎思
出版:更新:

電影《尋找快樂的盲點》(My Blind Date With Life)講述只剩5%視力的德國企業家Saliya Kahawatte的真實故事,男主角自15歲起便失去大部分視力,憑著不屈不撓的精神與無比決心與努力,最終達成夢想。
鏡頭呈現出來的是一個溫馨、幽默又帶點悲傷的勵志故事,但現實中的Saliya經歷過的大起大跌比電影更戲劇性,不單受眼疾困擾,甚至曾患癌及骨枯,現在他那充滿自信又溫暖的笑容背後,蘊藏了多少觀眾不知道的事。

注意:以下內容含劇透

Saliya Kahawatte在15歲時,跟很多德國高中生一樣,對未來抱懷夢想,他的志願是從事酒店管理行業,課餘時到餐廳打工汲取經驗,更煮得一手好菜。但夢想隨著眼疾出現而與他漸行漸遠,急性視網膜令他只能保留殘餘的5%視力,基本上與盲人無分別,但Saliya拒絕受命運擺佈,堅持留在正常學校完成高中課程,失去了視覺便用聽覺彌補,靠雙耳替代雙手抄筆記,在高考中獲得伋優良成績。

Saliya以自己的方法去記下每一款酒名與記帳方法,這是他對實踐夢想的堅持。

然而僱主沒法包容他的殘缺,一次又一次被拒諸門外,Saliya決定以謊言為自己換來機會,最終順利獲酒店聘用為實習生,除了無比堅毅與努力,還有好友的幫助與上司的體諒,Saliya跨過一關又一關,直至要面對終極大佬──餐飲服務與調酒訓練,他才意識到傷殘是人生中無法跨越的絆腳石,加上家庭問題與感情不順,失去視覺未必令Saliya灰心,現實的殘酷才是最致命。

電影更多著墨於Saliya的感情生活,增添戲劇性。

電影中呈現的與Saliya所經歷的還是有一段距離,每日提心吊膽地過日子,所有無法預料的意外,造成一次又一次錯誤,堆疊起來轉化成沉重的壓力,「雖然我已建立起專屬自己的防禦機制,但我的神經是空白的,習慣了說謊及否定自己」Saliya如是說。不論精神與情感上都不能負荷時,Saliya走向酒精與毒品去釋放自己。

盲人學調酒?在Saliya的字典裡沒有放棄。

鏡頭沒有對觀眾說的,是15年扮視力正常的日子裡,Saliya經歷過癌症的折磨,當時他的腹部長了個腫瘤,靠化療擊退病魔,但卻換來盆骨骨枯的後遺症,嚴重到要施手術換上人工盆骨。挨過了這些難關,以為可以順順利利回到崗位?非也,當時Saliya的身體無法應付酒店工作,醫生建議他打扮寫字樓工過日子,但他壓根還是不想放棄,現實與夢想在交戰,Saliya又回到酒精與毒品身邊,沉溺的程度甚至比之前更嚴重,最後他崩潰及自殺。

現實中的Saliya經歷過鏡頭沒有收錄的難關,他的生平被編寫成Wikipedia的其中一頁,令他欣慰不已。

當然這不是故事的結局,Saliya花了數月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療,方發現過去多年努力去隱瞞眼疾才是壓力的根源,他希望拋開謊言重新做人,坦承眼部及臀部的病情。雖然醫生再次建議他到傷殘人士中心工作,但Saliya還是一再拒絕,他再次走入學校,以優異成績完成酒店商業課程,面對僱主還是一如既往地拒絕聘用,令他立下決心創業。

Saliya的電腦有一個程序,可以在屏幕上放大文字,方便他閱讀電子郵件或文件。(Facebook圖片)

經歷了一段靠失業救濟金度過的日子,Saliya變身為企業家,並擁有自己的公司「minusVisus」,此外他還是一位人生教練及顧問,不時舉行講座幫助面對困難的人,教導他們如何將危機轉化成快樂,現時Saliya更成立非牟利的沙利亞基金會(Saliya Foundation eV),致力協助弱視或失明人士。

2009年Saliya推出自傳《Mein Blind Date Mit Dem Leben》(My Blind Date With Life),《尋找快樂的盲點》正是改編自這本書。Saliya以自身經歷證明傷殘沒有打擊他的人生,旁人的閒言閒語亦不足以左右他,他的故事所編寫出來的電影,感動了世上千千萬萬的人。

電影男主角Kostja Ullmann與本尊Saliya相處多天,以方法演技呈現這個角色。(Facebook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