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之島】愛惜動物才懂愛人 香港何時會出現一個阿達利?

撰文:柳凝之 01撐場
出版:更新:

《犬之島》上畫得太合時了,適逢香港南生圍被縱火、虐殺動物案頻生,政府愛理不理,香港人想理卻無得理。一個城市悲哀與否,其實與當地人對《犬之島》的故事有沒有共嗚有一定關係。對香港人而言,何止共嗚?簡直好似住在裏面一樣,可悲至極。撰文:柳凝之

《犬之島》由人類和小狗的生活帶出種種社會議題。

電影內「犬之島」是人類醜行下的產物,前身是垃圾山,與日出康城的那座山大同小異,當地日本人敬而遠之(香港人則爭住畀錢入去住),市長借「狗流感」之名,將全城狗狗流放至垃圾山裏,甚至千方百計把牠們殺死。故事鮮明直接,宣揚保護動物的訊息,政治意味濃厚,看來導演韋斯安德遜的機心很重。

電影成品堪稱「驚艷」,停格動畫擁有電腦製動畫所不能比擬之質感,除木偶的缺陷美為觀眾帶來另一番視覺享受外,「真過真人」的動作更令你充分感受到製作團隊的熱誠。這是一套美得會讓人內疚的電影,一張戲飛的價錢便可叫製作團隊一絲不茍地創造鉅作,於心何忍?

停格動畫製作精美到不得了!

從看海報開始已見導演韋斯安德遜的對稱美學得以延續,儘管背景是垃圾山,那種因工整而衍生的舒適感亦能在電影中無限量獲取,反而他那經典的色調在《犬之島》裏卻不如過往作品般鮮明突出。

故事主旨鮮明,打從故事開始便指人類是不問究竟地殘殺狗狗,及後小孩阿達利不惜一切去拯救狗狗,從中反映主流社會的冷酷和對動物權益的無情踐踏。正值香港虐殺動物案件頻生,電影能否如《無聲吶喊》或印度劉華主演電影般給予政府壓力,責任不在導演,而是有賴觀眾的努力。

香港其實也有不少為動物發聲的有心人,但對整個社會氣候來說仍未夠力道。

香港欠一個阿達利,一個敢站起來為動物發聲的人。電影中的阿達利遇到的最大難題不是缺乏申訴的機會,而是面對社會主流意見的反抗。在政府的洗腦下,民眾盲撐殺狗方案;那麼作為小眾的一群(為動物發聲的人),以抗爭去獲取支持,還是另有更好方案?這方面,電影留白了。

《犬之島》對政治的影射,亦讓筆者聯想起日本核事故之事件。政府假借民意,合理化和強推那些不合情理的政策,社會看似歌舞昇平,根本問題卻流落在犬之島裏。這不就是褔島的寫照?狗狗們就像在核電廠清理廢料的烈士們;科學家們就像直指其害而被忽略的反核之士。電影上畫時已有微言直指「有日文、無字幕」之安排有歧視日本人之嫌,有心還是無意,還是影射日本人本身蒙在鼓裏?

犬之島的出現源於人類對於強權之姑息,連狗狗都不懂得尊重的社會,又談何尊重人類自己?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星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