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影評】沒有血緣的家人才更像家人?

撰文:01撐場
出版:更新:

他們都是被社會遺棄的一群,他們想偷的不是金錢,而是偷取一點家庭溫暖。 他們知道這份家人的愛是偷回來的,不得宣之於口,只好不動聲息,讓親情在無人知曉的心田滋長。
撰文:Movie Buddies – 電影筆友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星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沒有血緣可否成為家人?因為生計而迫不得已犯下的罪可否被通融?這是我看完《小偷家族》優先場後的兩個問題。

(《小偷家族》劇照)

家人是什麼?純粹是倫理關係的一環,還是應當包含源源不絕的愛,才能配得上「家人」的稱號?踏入社會後,關係疏離、家庭爭執,以至虐兒弒嬰的事件,絕不罕有。我們代為幫忙,但總有人會像《小偷家族》中的警察一樣,說「不論怎樣,孩子始終應該跟隨親生父母長大。」你就知道自己徹底敗陣。不論你有多高尚的愛,相比起毫無愛心的親生父母,你還是及不上。在中化科的三綱五倫面前,真正的愛護和惻隱,原來如此不堪一擊,如此站不住腳。

《小偷家族》中的幾位家庭成員雖沒血緣關係,但各有各的因緣際會,成為了比一般家庭更親密的家人。家中無所不談,爸爸會教導子女怎樣偷東西,二妹亞紀在色情場所上班,也毫不避忌地在家中大談特談。我初時思疑,會否因為他們不是真正的親人,才能如此事不關己地大談不合道德的事?然而,想深一層,是否因為他們感情深厚,加上本身背景貧苦,故即使對方做了不法之事也會產生同理心,不會胡亂審判?尤其亞紀本身來自富裕家庭,但她還是來了這個毫無血緣關係的貧苦之家,這是否正正反映現今家庭溝通不足的弊病?

(《小偷家族》劇照)

電影又讓我想起《歡迎光臨夢幻樂園》,該電影的角色設定都是以維持生計,以至維繫家庭關係,不惜鋌而走險,但《歡迎光臨夢幻樂園》充斥諷刺意味的鏡頭語言,《小偷家族》以平實的方式娓娓道出故事,勝在導演和演員的節奏由輕鬆走向沉重,結尾一幕更沉重得令人窒息。

電影到了最後,這個家庭被警察審問,查出了他們的罪行,但我沒有辦法回答第二條問題。唯一肯定的是,他們都是被社會遺棄的一群,他們想偷的不是金錢,而是偷取一點家庭溫暖。

(《小偷家族》劇照)

Lily Franky和安藤櫻從不奢望兩個孩子會叫自己爸媽;樹木希林死前向着家人以唇語說「多謝」;一直不願改口叫爸爸的兒子,回頭看見追巴士的Lily Franky,還是喃喃說了句「爸爸」。他們知道這份家人的愛是偷回來的,不得宣之於口,只好不動聲息,讓親情在無人知曉的心田滋長。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小偷家族》(Shoplifters):在三綱五倫面前,真正的愛護和惻隱,原來如此不堪一擊。」】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