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希米亞狂想曲】Queen名曲背後 隱藏Freddie Mercury個人創傷

撰文:施玲玲
出版:更新:

傳記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搖滾傳說》重現Queen主音Freddie Mercury的音樂路,電影以樂隊名曲《Bohemian Rhapsody》為名,歌曲當年不但令樂隊人氣爆發,原來更可以透過音符和歌詞,一窺原創者Freddie Mercury神秘的內心世界。

《波希米亞狂想曲》重現Queen爆紅事蹟。(劇照)

英國樂隊Queen於1973年發布首張同名專輯正式出道, 短短兩年後,就憑《Bohemian Rhapsody》爆紅,歌曲當年在英國音樂榜蟬聯9周冠軍,最初這首接近6分鐘的歌曲,曾被唱片公司高層睇死太長且傳唱度低,希望能刪短歌曲,直至一名英國DJ於電台播放歌曲,不斷有聽眾向電台和唱片鋪詢問,才令唱片公司點頭發布單曲。

整首《Bohemian Rhapsody》的旋律可大致分成六個部分,分別是intro、ballad、結他獨奏、歌劇、搖滾和outro,所有部分未曾重覆且風格迥異,亦沒有所謂的副歌,至今仍被視為音樂史上最前衛和獨特的歌曲之一。而歌詞描寫年輕吉卜賽男孩殺人後等待死刑,一邊想着母親,一邊忍受被命運嘲弄的煎熬,更被指隱含宿命論。

雖然歌曲主創Freddie Mercury由始至終一直拒絕解釋歌詞寓意,堅持歌詞只是為了押韻而隨意編寫,Queen結他手Brian May僅曾透露當中藏有Freddie Mercury的個人精神創傷,不過仍無阻外界對歌曲作出猜想。

最受歌迷推崇的猜測是,至死都未有公開出櫃的Freddie Mercury其實透過《Bohemian Rhapsody》向歌迷剖白性向。2015年歌曲面世40周年時,Freddie Mercury的傳記作家Lesley Ann-Jones曾分析他寫出歌詞「Mama, just killed a man, put a gun against his head, pulled my trigger now he’s dead」,是隱喻殺死自己過去異性戀那一面,她稱此說法更獲Freddie Mercury生前伴侶Jim Hutton首肯,「他說Freddie為了家人所以不願公開承認性向,而《Bohemian Rhapsody》就是他的自白,幻想如果可以做自己將會有多開心。」

《Bohemian Rhapsody》由Freddie Mercury創作。(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