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我們相愛吧》後製主腦係香港人 莫文浩:機會比香港多

撰文:戴嘉達 謝雅妍
出版:更新:

80、90年代本地電視台是培養電影人才的好地方。隨着電視節目在沒有對手下,製作質素下降,電影市道不景氣,銜接階梯消失,新人苦無出路,面對創作空間萎縮,舊人也想謀求轉變。內地蓬勃的娛樂事業,提供機會給本地創作人。 《香港01》訪問在國內發展的年輕電影人,看他們不同的北上故事,感受到的不只文化差異,還有更多新衝擊,並重新審視本地影視業。
攝影:梁碧玲、黃永俊

莫文浩

當年會考1分,輾轉完成城大創意媒體學士課程,2009年畢業後正式投身電影圈,曾參與《刺陵》、《72家租客》、《志明與春嬌》、《中國合伙人》等電影的拍攝工作。兩年前,開始為內地綜藝節目做後期製作,參與作品有《燃燒吧!少年》、《王牌對王牌》及《我們相愛吧》,年前正式成立後期製作公司「爆谷傳媒」。

創辦後期製作公司 《我們相愛吧》成名

「CP」。玩開手機遊戲Pokémon Go會想起小精靈的戰鬥力,而有追看內地綜藝節目《我們相愛吧》,就會在腦海浮出一對對明星couples,陳柏霖搭宋智孝、余文樂配周冬雨等,沒看過的不會知道這真人騷有多成功,畢竟這年頭不少香港年輕人對大陸十分抗拒,但32歲的莫文浩不是這一類人,鍾情於電影製作,令他走入中國大陸工作,2009年至2014年,跟隨不同本地資深電影人工作,從編導、現場剪接到剪接師,之後更在內地創辦後期製作公司「爆谷傳媒」,《我們相愛吧》第2季就是其公司的成名作之一。 

機會確比香港多 

中國經濟發展帶動娛樂事業,躋身內地人影視圈,莫文浩的第一印象是,「內地很多製片級及導演級都是年輕人,機會真的比香港更多,情況就似當年港產片的黃金年代。」 

市場大,競爭也大,突圍而出並不易。把大量類型片元素加入真人show,從分鏡、組織及劇情等,參照偶像劇的手法,營造出愛情片的氛圍,一直是「爆谷傳媒」標榜的賣點,觀眾在網絡用「派狗糧」(給單身人士福利)、「虐單身狗」(單身人士看別人晒恩愛感覺像被凌虐)來回應《我們相愛吧》的甜爆畫面,證明他們的努力沒白費。 

比起他們成功的原因,有人可能更着意文化差異,他講到自家員工有來自香港,也有不少「本地人」── 國內年輕人,「他們平時都是睇西片、韓劇、日本動漫,比較iPhone 7及其他智能手機等。」全球化互聯網的世代,要找共同話題應比過去容易,何況他們都是創作人,具有多一重共同屬性。 

《我們相愛吧》是國內省級電視台江蘇衛視和韓國MBC聯手製作的綜藝節目,邀請一線單身女男女明星如崔始源、劉雯、陳柏霖、宋智孝、周冬雨及余文樂在真人騷扮情侶,令觀眾可以投入他們的感情關係。(網上圖片)

唔怕蝕底 肯做肯捱獲賞識

2009年城大創意媒體學士課程畢業,眼前有一份廣告公司的工作,每月穩袋1萬多,另一份由同學介紹,加入曾志偉旗下公司由麥曦茵帶領的工作小組,為不同電影做前期準備,「簡單來說,就是度橋!」莫文浩把心一橫揀了後者,原因不外乎這份工作餓他不死,又可以重回正軌 ── 正式入電影圈。 

真正成為圈內人,第一份工作是周杰倫、林志玲演出的《刺陵》,之後有機會去大陸片場,莫文浩就去,去到就什麼東西都幫手做,「曾有一次我正在狼狽地高舉反光板,曾先生(曾志偉)行過,又見到我,都甚為驚奇。」一路走來,他對每個機會珍而重之,有能力、有誘因,就去做,「直到《72家租客》試行現場剪接,我覺得有能力就去做,做完之後,剪接師李棟全就邀請我做助手,跟了全哥兩年,又是獲益良多的旅程。」試過不同位置,羽翼逐漸豐滿,再去全新領域,沾手內地綜藝節目的後期製作。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