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情人節》李霈瑜係1/4個香港人 「鍾意快比較有效率」

撰文:許育民
出版:更新:

電影《消失的情人節》,在去年的金馬獎以橫掃姿態,贏得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視覺效果及最佳剪輯5個大獎成大贏家。導演陳玉勳高興向來被忽視的喜劇終被看重,不過他最慶幸是電影找到兩位好演員演繹,尤其是女主角李霈瑜,而大霈更是半個香港人。

李霈瑜在戲中動作每每要求快,好吃力。(《消失的情人節》劇照)

《消失的情人節》由劉冠廷與李霈瑜主演,故事講一慢一快兩大性格的人走在一起,如何「歡渡」首個情人節。二人接受《香港01》電話訪問時,問到現實的自己是喜歡快還是慢?大霈突然以廣東話回答︰「快啲!我鍾意快啲,比較有效率。」原來大霈媽媽是半個香港人,簡單的廣東話都可講幾句,可能是這種港式基因,令她生活也愛上快。

或許是媽媽遺傳,令她有香港人的特質。(《消失的情人節》劇照)

戲中有不少戲份都要大霈急促去演,這種講求能量的演出,演得會吃力嗎?「會,非常吃力,真的會很消耗能量,因為動作要快,事前有很多準備工夫,例如要我3秒鐘內做5件事情,要練習得好好才做到,非常累。」相比之下,戲中有一整段要扮成不會動的時間停頓時刻,就演得非常舒服。「不過我一直都在偷動,當對方在移動我身驅時,會不自覺地很想去幫助他,那時候就會被導演喝罵︰別動!」

戲中有幕世界停頓,只有男主角可以自由活動。(《消失的情人節》劇照)

至於劉冠廷,全程要扮演動作緩慢的慢活人,看似輕鬆得多,但也有難處。「在開拍前,已從日常生活中嘗試慢下來,但導演又不想我慢得有點變態,要怎樣衡量慢得剛剛好。」事實上因為行動慢了,現場更影感受更多。「就好似多了一天,比別人感受更多,時間會比人多因為你更深刻去生活。」

劉冠廷的慢活,令他生活比人感受多一點。(《消失的情人節》劇照)

導演喜歡舊物,所以戲中有寫信、聽收音機等上一代的習慣,不過大霈本身都好喜歡。「我非常喜歡寫信,亦很喜歡收信,因為我有位朋友在香港工作,我們兩個都是用寫信來聯絡。聽收音機都是開車時聽,小時候每天都聽,也對電台DJ有不少幻想,因為他們的聲音很好聽,會覺得他們很帥,到後來見到照片就有點難過,哈哈。」

二人最終在一個奇幻的日子,相處了一天。(《消失的情人節》劇照)

劉冠廷近年成為導演們搶手貨,但他也曾經捱過一段長時間,當過臨記,到底要怎樣堅持到今天?「那時因為不服輸,覺得怎麼會?我有演得這麼爛嗎?後來很有緣份地怕了一個廣告,有點點堅持但也需要運氣,當時家人沒有不支持,只是擔心會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