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允龍年少習武擊退俄羅斯拳手 曾在意被叫「奀星」︰營造成丑角

撰文:許育民
出版:更新:

伍允龍入行20多年,一直在浮在沉,縱使好快獲得王晶力捧做新一代動作演員,但成績都未如理想。直至2016年一套電視劇《城寨英雄》,「貓仔」一角令他嶄露頭角,而去到2024年上畫的《九龍城寨之圍城》,終於憑「王九」廣為大家認識,更成功入圍金像獎最佳男配角,迎來吐氣揚名之勢。
伍允龍香港出世,7歲移民到美國,在當地因為沒太多娛樂,開始跟爸爸及舅父習武,後來更到武館教拳做教練。自小沉迷香港動作片的伍允龍,成龍的《醉拳》大大話話看了近萬次,看到錄影帶都滿佈雪花,而這正正讓他埋下回港發展,晉身動作影星的決心。

鳴謝︰

髮型︰Calvin Yuk@calvinyuk830
化妝︰ Cosette Lee @cosetteleemakeup
服裝︰@harveynicholshk #HNHK #HNSTYLE @wooyoungmi
場地:純。詠春 PVT Group Limited

伍允龍香港出世,7歲移民到美國,去到當地不久便跟爸爸及舅父習武,後來更到武館教拳做教練。(葉志明 攝)
伍允龍入行20多年,一直在浮在沉,去到2024年上畫的《九龍城寨之圍城》,終於憑「王九」廣為大家認識,更成功入圍金像獎最佳男配角。(《九龍城寨之圍城》劇照)

「So Cool !Jackie Chan!」

7歲移民到美國的伍允龍,當時是新移民,跟家人同住在外公外婆家裏,自己兩位舅父分別教洪拳及詠春,爸爸亦有教蔡李佛,由於當時沒太多錢,家人甚少安排活動,而對於好動的他,習武是最好的消耗體能方法。「於是開始在後院學拳,起初也是學套路,紮馬基本功,當知道再練會有成果可以到下個階段,就愈練愈有興趣。」

伍允龍在香港出世,7歲移民到美國生活。(伍允龍微博照片)
成龍主演的動作電影,影響好幾代的年輕人,伍允龍就是因為看了近萬次,銳意投身演藝界。(《醉拳》劇照)

對武術有興趣和鬥心,都關成龍事,因為自小就愛看《醉拳》,在外地沒太多娛樂都是靠它自娛,從而感受到香港動作電影在外地的威力。「小時候在美國長大,都在想如何捕捉自己的文化,我覺得功夫片不單是娛樂,在外國無論你甚麼肌膚顏色、講甚麼語言,有甚麼信念,只要一播功夫片,甚麼人都看得明白,身邊的人無論是講英文還是講中文,睇《醉拳》、《A計劃》時都會大叫︰『So Cool !Jackie Chan!』當時就肯定自己,想進入這個世界。而進入這個世界就要來香港,雖然來港時功夫片已沒落,但拍功夫電影的技術發源地是香港,所以無論如何都決定一定要回香港學會這套技術。」而返港後,更有跟葉問最好打的徒弟黃淳樑學詠春,增進自己的技巧。

年輕時的伍允龍,不時出外比賽,在教拳期間更受到俄羅斯拳手挑戰。(伍允龍@IG相片)
伍允龍在美國有開設武館,教授國術。(伍允龍@IG相片)

13歲受挫認識何謂功夫

自小習武,對一位小朋友而言,是值叫拿來耀武揚威的事,直至13歲一次受挫,才深深明白自己的不足。「13歲那年在學校,被一個外國男仔一鎚打到我胸口,令我躺在地上。這對我是一個覺醒,為何學了功夫都會這樣?其實很多練功夫的人,都只專注打套路,未有融會貫通,就好似學游泳,我只在岸上學整套動作,但未跳過落水游,那可否說你懂得游泳呢?我想我當時對功夫理解大概是這樣。」

對一位小朋友而言,練得一身好武功是值叫拿來耀武揚威的,直至13歲一次受挫,才深深明白自己的不足。(葉志明 攝)

自始便向教練要求學習實戰的搏擊技,而在美國做教練,除應付學生,偶然也要應付一些外來人的挑戰,他們對中國功夫甚有興趣,經常想來個比試,向來點到即止,除了一次。伍允龍︰「那是一個來自俄羅斯的拳手,可能語言之中有些隔膜,不知大家在說甚麼變成過手,詠春有個練習叫黐手,而我不知是打甚麼拳,都有類似黐手的動作,但練習不同就是不同,他一開始便打到我的牙齒插穿上脣,爆晒。令我最生氣的是當時媽媽都在現場,她向來不會看我比賽,於是我便作出反擊,將他打倒。」

一次跟俄羅斯拳手比試,一開始被打到自己的牙齒插穿上脣,爆晒。「令我最生氣的是當時媽媽都在現場。」(葉志明 攝)

據伍允龍憶述,當時場面已一片混亂,師傅已經要上前阻止,還打算報警趕他們離開,避免再打下去會去到不能回頭的情況。「我記得第二天,他們還想回來,只是我們不讓他進去。」從這件事,足見伍允龍不好惹,但同時亦聯想到《九龍城寨之圍城》上畫時,一次謝票伍允龍被挑釁,但最終竟可沉住氣面對,還贏得網民一片力讚,兩次反應是一大對比。「戲院那件事是心態不同了,我覺得這位觀眾只是過份興奮,並沒有很大的殺傷力,我沒有必要還擊去傷害他。我反而擔心這麼多相機拍著,不知道大家會怎樣看這件事,不過感謝主,網絡上99.9%都是正評,這件事某程度給觀眾看到我另一面。」

伍允龍︰「戲院那件事是心態不同了,我覺得這位觀眾只是過份興奮,並沒有很大的殺傷力,我沒有必要還擊去傷害他。」(影片截圖)
伍允龍、吳建豪(Vanness)與安志杰,是圈中感情要好的好兄弟。(伍允龍@微博圖片)
安志杰做爸爸,兩兄弟都有到賀。(網上圖片)

到吳建豪房狂食Room Service

伍允龍、吳建豪(Vanness)與安志杰,是圈中感情要好的好兄弟,當時吳建豪人氣較高,不時來港拍戲及拍廣告,而這兩兄弟知道後定必到酒店一聚,為的不知見面仲會大擦一餐。「Vanness一來香港就住酒店,我和Andy(安志杰)一定會上去,他來香港拍廣告其實不關我們事,但我們也上去吃房間餐飲。吃到叫他來拍廣告那間公司代表,要致電他經理人說︰『你通知Vanness叫房間餐飲時,就住就住!』你想想我們三個都不是輕盈,食量多驚人。」

三兄弟感情一直要好,當年更起齊捱過。(網上圖片)

雖然講出來好似有點失禮,但伍允龍又不覺是甚麼一回事,就算當日經歷時,也不覺得是艱難日子。「那個階段因為剛剛來港發展,多辛苦都好都是一個開心的過程,是預料不會有很多資源的階段,反而回望過來是很好笑的回憶。直至《城寨英雄》貓仔(角色名)出了之後,可以說是入了屋,事業開始穩定,那時候我媽媽才跟我說,之前的確我有點擔心我,我聽後覺我很窩心,其實做父母都想自己小朋友做一個最好選擇,但這行業未必是一個最好選擇,不過她都給予我支持,鼓勵我只要往前行就可以,慢一點都沒所謂。」

伍允龍媽媽一直擔心兒子的前途,但一直予以鼓勵︰「只要往前行就可以,慢一點都沒所謂。」(葉志明 攝)

唔想被人叫「奀星」,就做個大星畀人睇

相比起生活難捱,伍允龍覺得當時不時以「奀星」相稱,這種感覺更難捱,他自己自己名氣不及其他人,但自問對工作百分百瞓身,斷腳、被車撞、傷眼,甚麼都試過,但都堅持下去,奈何就是得不到一份尊重。「有一天在拍攝王晶一部電影,現場很多雜誌在現場當作佈置,隨手拿一本來看,有報道又寫我『奀星』這兩字,雖然同自己講,不應該理會這些事,但心裡就是不舒服,我被車撞、跳樓、斷骨、斷腳,我想不是每個人都承受到這種痛苦後,還可以繼續做下去,我仍堅持,為甚麼還要用這個形容詞呢?」直至晶哥一句說話︰「人家叫你『奀星』, 你便做個『大星』讓人看!」才令他一言驚醒。

伍允龍在拍《潛行者》,曾傷及眼睛險盲。(葉志明 攝)
當年與鍾嘉欣拍拖,由於身份地世懸殊,加上傳媒渲染,令二人最終分手收場。(伍允龍@微博圖片)

伍允龍好明白娛樂圈的遊戲規則,有時要用某些形容詞去推銷個故事,只是當中被營造成丑角。事實上這些負面形容,亦影響了當時他跟鍾嘉欣的戀情。「當時是有點困難,因為我跟伴侶在行內的差距太大,很多時會因為這些問題有拗撬,某程度上她公司會給予壓力要收起我,甚至聽到對方公司高層一些說話,令我覺得很不專業。」

伍允龍曾經高調地愛,但被鍾嘉欣公司極力反對。(視覺中國)
當時鍾嘉欣有找男友客串MV,但MV出來見不到樣。(網上圖片)

結果去到2015二人正式分手,可喜是至今二人仍保持友好關係︰「過時過節都會互相問候一下,或者做訪問講起對方時都會講好說話。」這一切對伍允龍來說都是一個經歷,一個回想起來令他珍惜現狀的經歷。「沒有之前的過去,就沒有我今天的伍允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