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不響的風琴.專訪】導演深田晃司:父權社會令男人變得好蠢

撰文:佘漢姬
出版:更新:

日本電影《奏不響的風琴》原題直譯是「臨淵而慄」,平凡的夫妻,平凡的家庭,因為一名神秘白衣男子到訪而站立深淵之邊,搖搖欲墜。這名男子是誰?堅持收留他的丈夫又隱藏了甚麼秘密?沒有大起大跌,淡然中處處藏有暗湧。電影榮獲康城影展「一種關注」評審團大獎,男主角淺野忠信亦成為亞洲電影大獎影帝。導演深田晃司早前來港接受《香港01》訪問,以日本人的角度看日本社會、家庭、兩性。

導演深田晃司認為眾人都是孤獨的,這種孤獨與生俱來。(符祥定攝)

人天生是孤獨

「我想講人的關係,人的孤獨感。不是我們變成孤獨,而是內在原本就存在孤獨。當我們要加入家庭、宗教這些共同體,我們必須要作出改變,將與生俱來的孤獨感放下。現今社會普遍的問題是無論家庭也好、宗教也好,觀念變得越來越薄弱,人很多時會感到很無助、很無力。」深田晃司引用德國哲學家尼采的話:「人與人之間的孤獨就如海面上漂浮的島,這是非常貼切的形容。」

在日本,基督徒佔當地總人口不到1%。戲中筒井真理子飾演的女主人是一名新教徒,對淺野忠信飾演的陌生男人談及宗教的意義和觀念,為何選擇相對小眾的基督教?「對人的慰藉,很多宗教都可以做到,佛教、神道都可以。戲內的爸爸沒有信仰,媽媽則是教徒,而淺野忠信的角色對宗教本身就有興趣,所以才有了與女主角親近的理由。就正如大家所知,基督教在日本並不盛行,因此我才想到利用它的特別感,幫兩個角色建立關係。還有一點是,電影本身是『罪與罰』的故事,與基督教的概念近似。」

淺野忠信飾演的神秘男子(右一)輕而易舉地「入侵」主角一家,將他們推向深淵。(《奏不響的風琴》劇照)
深田指日本電影界着重國內市場,進軍國際反而屬小眾的觀念。(符祥定攝)

父親與母親

《奏不響的風琴》可以分為前後兩部分,以發生在小女孩身上的慘劇做切割。電影後半可見女主人陷入無盡的崩潰,幾乎一力承擔起照顧女兒的責任。她患上強迫症,終日以淚洗臉,對女兒極度保護。而身為父親的男主人,則如常的工作,如常的與其他人交流,彷彿從沒遇上那位白衣男子。深田晃司解釋這樣的描述並非為表現女性情感較脆弱,反而是在資料搜集的過程中他發現往往是母親比父親堅強:「我拍攝這部戲的時候沒有很故意去取男性或女性的視點,男性有強有弱,女性亦然。日本來說,如果家裏發生甚麼意外,大部分都是依賴媽媽去看顧出事的小孩。當母親忙於照顧孩子時,父親多傾向逃避。在人類的演變過程中,男性享受作為世界的中心,然而父權社會令男性變得愚笨。」

古典的風琴襯托傳統的家庭,導演說這個畫面早早就在他腦海出現。(《奏不響的風琴》劇照)

出軌的社會原因

深田晃司的作品常見不倫外遇,這是日本社會的真實寫照嗎?導演先是笑問:「香港的電影沒有嗎?我知法國片這題材超多。」然後再告訴記者他怎樣看日本的情況:「日本的名人藝能人被發現婚外情,要開記者會向公眾交代,日本社會很注重這種事情。我不太清楚中國的現況,但在日本,傳統觀念的影響依然很強烈,就算兩人之間出現矛盾,但因為社會觀念的套牢,令到很多夫婦要勉強維持虛假的關係。日本的男性將戀人和妻子分得很清,會選擇誰是結婚的對象。在他們的眼中,戀人代表性方面的吸引力,妻子則在家中擔當讓人放鬆的角色,這也是日本不倫會發生的原因。如果是歐洲的話,大概早已離婚。」

在深田晃司的電影入面,不倫外遇是常見的主題。(《奏不響的風琴》劇照)
淺野忠信憑《奏不響的風琴》內令人不寒而慄的演出奪得亞洲電影大獎影帝殊榮。(《奏不響的風琴》劇照)

《奏不響的風琴》4月13日香港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