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前哨戰︱導演會頒獎結果穩中四項 影帝后大獎歷年只貼錯一次
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將於4月16日舉行,為過去一年大放異彩的香港電影派發最終成績表。日前舉行的香港導演會年度頒獎典禮一直被認為是「金像前哨戰」,由於投選賽果的電影製作人群組相近,賽果亦因此非常接近。
導演會大獎由2014年起常設六項大獎,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新演員」及「新晉導演」獎,類別與金像獎相互重疊,以下為大家統計歷年導演會「貼中」金像獎的數據紀錄,一同預測今年金像獎的賽果!
在過去的九年裡,排除金像獎未有於2021年舉辦頒獎典禮外,導演會大獎與金像獎的結果非常接近,其中2019年及2022年的導演會大獎六項賽果,均與香港電影金像獎相同。2019年,兩大頒獎典禮「最佳電影」均由《無雙》奪得、「最佳導演」為莊文強、「最佳男主角」為黃秋生、「最佳女主角」為曾美慧孜、「最佳新演員」為姬素孔尚治、「新晉導演」則為《淪落人》導演陳小娟。2022年,兩大頒獎典禮「最佳電影」均為《怒火》、「最佳導演」為陳木勝、「最佳男主角」為謝賢、「最佳女主角」為劉雅瑟、「最佳新演員」為王丹妮、「新晉導演」均為《手捲煙》導演陳健朗。
而在觀眾最關心的影帝后殊榮上,導演會在過去八屆中,與金像獎的賽果僅各有一次「貼錯」:2014年,導演會將「最佳男主角」頒予梁朝偉(《一代宗師》),而金像獎則頒予張家輝(《激戰》);2015年,導演會將「最佳女主角」頒予唯湯唯(《黃金時代》),而金像獎則頒予趙薇(《親愛的》)。在過去六屆裡,導演會與金像獎在「最佳男、女主角」獎項上均得出一樣的賽果。因此日前舉行的導演會年度頒獎禮,為劉青雲、鄭秀文頒發影帝后的賽果,相信將甚具參考價值。
至於早前引起社會各界關注討論,在輿論壓力下暫停公映,由張婉婷執導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日前獲得導演會大獎「最佳電影」殊榮。由於金像獎大會早前已公布,頒獎禮第二輪投票已經展開,並且表示無權褫奪提名資格,意味作品將會開放投選,並有機會獎。若《給十九歲的我》於下月中旬的金像獎上獲得「最佳電影」獎,相信將會再次牽起社會廣泛討論。
2023年香港導演會年度大獎頒獎禮完整賽果如下:
「最佳電影」獎:《給十九歲的我》
「最佳導演」獎:韋家輝導演《神探大戰》
「最佳男主角」獎:劉青雲《神探大戰》
「最佳女主角」獎:鄭秀文《流水落花》
「最佳新演員」獎:林諾《白日青春》
「新晉導演」獎:何爵天導演《正義迴廊》
「榮譽大獎」:張同祖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