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來稿】易名BCA難解TSA之禍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周勁倫(香港革新教育家長同盟召集人)

三月將至,在教育局快要公報BCA去向之前,大家先來弄清楚BCA的前世今生TSA。BCA(基本能力評估)的原有框架是包含了TSA (全港性系統評估)及SA(學生評估)兩部份,分別處理全港性的數據檢視整體基礎教育表現和促進學生學習之用,所以BCA 一向存在。

在全港層面看,TSA無疑可以令政府掌握到香港學生的普遍學術能力,以衡功量值來看是無可厚非。因為TSA提供了學校報告,教育局亦可以用作督視每所學校的表現。如此類推,學校也可用學校報告的去評核老師的教學成績。從縮班殺校潮起,一個低風險的評估變成了對於學校及老師看為高風險的評核,於是把評估壓力變成了操練學生的誘因,這就是TSA最原始被異化的由來。儘管教育局已把TSA在外評、視學等評核裏移除,若一但受「提供協助改善教學的糖衣」後,有學校會怕被標籤了,老師也可能要承受額外壓力去應付教育局探訪人員的「協助」。加上學校報告除了提供該校學生在中英數每題的答對率外,亦會附設同年全港的答對率作,學校便可以比較自己跟全港成績的高低,做成比拼。

不是怕殺校而是愛比拼

老實說,殺校潮已過了好些年,但過去幾年仍然有操練TSA的情況出現。這說明縮班殺校的起始操練誘因,已經演變成學校以TSA成績作為自己的成績表,在層壓效應下,校長到老師再到學生,操練壓力並無減少,愛拼的顯然不只是個別家長,更加有不少學校愛以成績掛帥。故此雖然去年調整了BCA的題目數量及程度,但在整體競爭文化之下,BCA的操練誘因並不會就此消除。

不只是操練還有課程異化

另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是,操練並不限於額外的補充練習。今天大部份的教科書都附設大量練習題,而且跟BCA題形相似,題目的篇幅往往比課文本身更多,令整個課程及教學目的都變得側重應付考試而走。小六除有BCA,更有最重要及高風險為分banding而設的Pre S1 HKAT,故高小有高壓的課程安排非常普遍。而小三BCA就更加把應試教育進一步推前到初小去。

制度造就了應試文化

有人說外國也設全國性的能力評估,操練是文化及人為的問題,與BCA這個制度無關。的而且確,外國並沒有出現像香港般的異化情況出現,但不只是因為文化差異,更加是整個小學階段都不會有以成績分優次的升學制度。學生能安心培養學習興趣,有充足時間空間發展身心。但由於香港的升中制度純以成績把十二歲小孩分級別,做成教「好學生」的Band1名校及被受標籤的Band3生。在社會工種出路單一及高度階級化之下,以考好DSE升大學仍然是社會主流取向。這種升學制度壓力由上而下一直漫涎到小學甚至幼稚園,並且令整個學校教育向應試傾斜,不止家長望子成龍,連學校都以培訓出好成績為最終使命,求學就是求分數並不只是因香港人愛競爭,更加是整體教育制度所設定的。當我們提倡Learning by Doing時,實況是Learning by Drilling! 原設計是低風險的TSA在香港的教育制度和文化下都變成操練和應試的誘因。

責任在教局,除強推外還有什麼方法?

廢除BCA一了百了是很多心明TSA之禍的人的最理想做法。但如上文所提及的更大的升學制度問題,有人擔心沒有BCA仍然不會改變扭曲了的小學生態。無疑BCA並不是應試和操練的根源,但肯定是惡化的催化劑。作為教育政策的設計者—教育局責無旁貸,在沒有根治副作用時,強行重推BCA,把問題交由學校和家長個別處理實在不負責任;亦是親手把問題延續及深化。

然而方法總比問題多,在促進教學及保障免被異化的前提下,完全廢除和全部保留之間又有什麼其他可行性呢?另文再議。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