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升級史:見證家庭及鄰里關係的疏離

撰文:建築平台
出版:更新:
住屋面積越來越小…或許在這個時候,我們更需要檢視,在城市及住屋環境演變史中,被遺忘了的家庭生活空間,和在「家」外的公共空間…「無殼蝸牛」能永遠停留在法國菜單上,不會在城市字典中出現。
阿茂@建築平台

文:阿茂@建築平台

「無殼蝸牛」聽起來好像是一道新派法國菜,可惜這個名稱反映着香港居住空間的預演,「蝸居」升級版,連「殼」都無!

蝸居問題牽引的,不只是居住環境問題,還有家庭和飲食生活的質素,以至城市空間的變化。早前有幸出席了一個建築工作坊,當中探討過香港居住空間與家庭生活的演變,讓我在這裏跟大家分享一下。

《歲月神偷》那個年代,家家戶戶一邊炒一邊食,鄰里關係非常好。(《歲月神偷》劇照)

大家都知道,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香港,住屋發展迅速,電影《歲月神偷》的永利街情境處處皆是,家家戶戶一邊炒一邊食,互相加餸的情景尤其深刻,鄰里關係非常好。那個時候,居住空間雖小,公共空間卻填補了生活的空缺。

後來,由於石硤尾木屋區大火而快速興建的徙置大廈,香港人的居住環境開始「上樓」,由街轉成樓,廚房設於公共走廊。曾聽老前輩沾沾自喜:「到隔籬屋偷食是一個習慣,未返到屋企都食飽了!」生活空間開始改善,鄰里生活繼續存在。

慢慢地,住屋設計摒棄了走廊式廚房的風貌。露台式獨立廚房相繼出現,家庭生活文化演變成內在模式,煮與食亦開始分開,鄰舍關係開始分離。一段長時間,居住空間都離不開三國鼎立、群雄割據的局面,意指媽媽負責廚房,爸爸坐客廳看報紙,子女各自在房間玩電腦,開飯時間才有機會相聚。我們的居住以至相處模式有顯著的改變,公共空間和日常生活走得更遠。

網上圖片

在生活模式、家庭關係以及樓市的轉變和錯摸,現在的情況,大家都身同感受,「蝸居」終於成形。

住屋面積越來越小,所謂的一房兩廳單位,「兩廳」其實不過是把客廳加飯廳,再加送一個蚊型開放式廚房,面積可能少於100平方呎,那「一房」可能只可以足夠擺放一張單人床,下床落腳的位置都沒有。想一家人齊齊整整坐低食飯,不是一件易事,家庭關係進退兩難,與這「蝸居」的出現有一定關係。生活質素受到的影響更甚,努力工作不代表有更好的生活。

悲觀地展望將來,「蝸居」的升級版、棺材酒店(Capsule Hotel)的進化版等只會不斷呈現,我們香港人或許再無「殼」可居。經濟氣候不是一人可以改變,但我們可以盡力改善「蝸居」和生活空間的質素。或許在這個時候,我們更需要檢視,在城市及住屋環境演變史中,被遺忘了的家庭生活空間,和在「家」外的公共空間。重塑公共空間,令在昂貴樓價下被犧牲了的生活空缺能夠再活出來。

烏托邦式冀望,「無殼蝸牛」能永遠停留在法國菜單上,不會在城市字典中出現。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