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發明hea呢個字,但唔明hea的真義

撰文:李聲揚
出版:更新:

以前見到火車頭 Thomas 十分驚,乜鬼嚟的?火車都拍戲?
但英國人拎火車頭拍電影都未夠神經;
日本人連雞蛋黃都可以變卡通人物(算係人嗎?)先真係登峰造極。

「梳乎蛋」深明 hea 的哲學。(Gudetama 官方 facebook 圖片)

梳乎蛋深受歡迎 全因hea得有共鳴

香港譯名「梳乎蛋」,比起台譯「蛋黃哥」更為傳神,因為小弟認為,梳乎蛋的賣點不在其外表,而係其十分疏乎,hea 的哲學。佢嘅各種對白,包括「cannot hear you」的闊佬懶理、「seriously……I can」的掙扎、「don't care」的無力感、「good enough」的自我安慰、「five more minutes」的拖延症(聽聞好多人朝早鬧鐘都係 5 分鐘甚至 3 分鐘咁 set),實在啱晒香港各大打工仔,包括返緊工睇呢篇文嘅你。

職場以外,似乎比較懶散的東西冇乜攻擊性,比較可愛。例如樹熊,例如馬國明。LMF 的「大懶堂」亦係少數當年大家放工唱 K 可以百無禁忌唱的粗口歌——唏,我初入職場個年代,粗口仲係禁忌嚟的。

不過,返到職場,情況就當然唔同。老闆梗唔鍾意 hea 的員工,畀着我都唔鍾意。就係大家都要扮忙,look busy,所以先對梳乎蛋咁有共鳴——現實上做唔到,唯有將呢啲希望投射落去。

但就好肯定,唔係所有工作都應該每一分鐘 chur 到咁盡(chur 大約係 hea 的相反?)。對,即使看似最埋身肉博嘅足球員都唔係。固然,曼城中場耶耶托尼(Yaya Touré)上季歐聯對皇家馬德里的低 work rate,成為 YouTube 上的熱門影片,但另一方面,好多表面好 hea 的球員,其實十分有用。

球王教主 皆明hea之妙處

其一當然係「散步帝」美斯(Messi),踢波唔使好似 C 朗咁,下下青筋上面入波咆吼曬胸肌嘅。你以為佢好 hea,其實佢觀察緊後防的走位,用緊個腦,搵緊破綻。到關鍵時刻佢就知點樣走個盲眼位入波。另一個當然係德國的大眼仔奧斯爾(Özil),奧斯爾天生一個 hea 樣,眼袋又大,硬係佢點認真,個樣都好 hea。但,印象不代表一切,你睇賽後數據就知,佢跑動掂波,唔比任何其他球員少。

天生一個 hea 樣的奧斯爾。(Getty Images)

稍為有啲水平嘅,睇波踢波都唔係留意住個波,係留意住冇拎波嘅球員。早前離世的荷蘭球王告魯夫(Johan Cruyff)講過一個常識:一場波 90 分鐘,每個球員大約得 3 分鐘掂到波。剩低嗰 87 分鐘你做啲乜,先決定你係咪好球員。

又講波太悶?咁講下名人。遠嘅,俄國「魔僧」拉斯普京(Grigory Rasputin)四處流浪,無所事事(主要係做神棍招搖撞騙呃女上床),諗到條絕世發財好橋,然後回鄉時變咗聖人。嫌太搵笨嘅,近代啲,蘋果教主喬布斯(Steve Jobs),大家都知,讀書時係嬉皮士,滿天神佛,後來退埋學,但走去旁聽西洋書法,對佢日後大有幫助云云。唔止,仲返返下工,又走去印度靈修,搞足大半年。佢就肯定冇上 Facebook 打卡問你有冇好羨慕佢有得摘士多啤梨。

失業外遊依然冇得抖的香港人

嫌太離地嘅,講我自己。不幸地,做咗咁多年嘢,其實都冇點抖過。以前睇經濟分析員陶冬寫書,佢提到話,第日唔使撈呢,首先就掉咗公司部電話(要賠錢的),然後瞓返七七四十九日,咩都唔做。我呢?有排未有得退休,但早兩年畀人豉椒炒魷,咁又未去到即時手停口停。都諗住抖下,唔係七七四十九日,都至少有個頭七。結果?就根本抖都冇得抖。未至於即時又返工,但中間日日唔係見工就朋友約食飯,最後連去多次東歐都冇時間,勉強去咗次緬甸。

如今到外地旅遊也很容易以手機上網。(Getty Images)

係啦,去緬甸嗰次就夠開心。點解?最開心係因為,上唔到網!對,緬甸日日在變,我早幾年去,離開仰光,基本上你唔使上網。咁,就真係有心靈上的寧靜——當然另一方面又好煩躁。

想自然斷網都唔係咁易。N 年前在古巴就真係完全斷網,好似戒毒咁。結果?結果我就毒癮發作,十分痛苦,冇耐就飛返去墨西哥,一落機即時搵網上,十分滿足,亦好痛恨自己。

其實老闆都知,愈用腦嘅工作,都應該有得 hea 下好,唔使每秒鐘去到盡。正如我總覺得以前寫文比而家好,因為而家上網太方便。以前好多靈感,都係坐車,或者等車,等人,開會之類的時間諗出嚟。以前旅行更加冇流動上網,真係可以洗滌下心靈。而家?連飛機都可以上網了,我就試過同朋友在同一班機上玩 WhatsApp(他是坐商務位的有錢人),人類文明墮落至此,都冇乜好講了。

Gap Year也功利 只剩留學能體驗hea真諦

我經常同人講,我生命中暫時最重要嘅一年,就係在英國讀書嗰年。唔係佢哋教得有幾好,亦唔係點認識多元文化,拓闊國際視野之類的廢話。而係,嗰一年就完全冇王管,鍾意就返下學,唔鍾意就窮遊巴黎又得,北上(英格蘭北部呀)搵女朋友又得。好多而家嘅核心思想,都係嗰時成形的。我亦好慶幸,我成長在一個父母都唔多點理我嘅年代,先有今日嘅我。呢種「悠閒」極其重要,早排寫「少年滋味」有寫過。

【李聲揚:年少就梗係應該發愁 畀番啲空閒佢哋先啦】

但而家想咩都唔做思考人生真係愈黎愈難。歐美都興入大學前 Gap Year,而家到啲港媽執人口水尾。問題係,而家啲 Gap Year,愈嚟愈功利。一早諗定要做乜,寫埋 proposal,到時仲每個月檢討一下,又寫下報告,最後都係為第時搵工或讀書,省靚自己個招牌。去到咁,個意義就冇晒啦。話之你係去澳洲擠牛奶,定係去洪都拉斯做義工——最緊要打個卡 upload 張相上 facebook。

其實老闆一樣知道,對於某啲人係應該畀返啲空間佢,唔使佢日日準時 9 點返工,可以容許佢返工做下自己嘢。欲速則不達,hea 下後,反而埋單個效果更好。問題係,道理人人識講,但肯定嘅係,一間公司,唔會人人都係咁,有啲人係要管嘅,你點證明你唔係?

所以,如果你公司 block 咗唔畀你上各式網站,你應該好慶幸發明智能手機嘅人,令你返工都睇到呢篇文。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