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香港單車代步 仍欠多方配合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今屆立法會議員之中,有數位議員推動單車代步。而且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在巴西奧運表現吸引港人關注單車,產生單車熱潮。共享單車在本港推行。
但這一切都不足以在本港推動單車代步,除了議員推動,單車熱潮,最重要的一點為政府推動,修補不合理政策,推動一些改善單車待遇的政策,其實已經吸引一定人改用單車代步,特別在新界鄉郊地區。

修補不合理政策,推動一些改善單車待遇的政策,其實已經吸引一定人改用單車代步。(資料圖片)

文:劉百剛

合理地方踩單車卻成不合法之事

在香港一個彈丸之地,道路空間已經十分狹窄。日益增長的車輛,市區狹窄的道路已不適合單車在市區主要道路上行走。只可惜單車在非車輛道路上所受待遇也十分不友善。在單車館外不準踩單車,單車徑與單車徑上的行人路也不準行走(只有數米依然)。在沒有單車徑的地方,像港島,踩單車在行人路上觸犯法例,被迫要踩上馬路,又可能受到司機們的「問候」。試問又有多少人能接受在香港踩單車作通勤之用?

被偷風險高

在香港泊單車,只可以以防君子來形容單車鎖。基本上單車新淨企理,一夜之間就會有「熱心人」替你幫單車「煎皮拆骨」。所以當一些人買車表示擺街的話,只會建議購買數百而且看起來比較殘舊,來降低被偷風險。而共享單車只是將這份擔憂由市民轉到營運商,實際上共享單車推行數日已發生偷竊,掟落河等匪夷所思行為。因此,單車安全也成推行單車代步一大阻力。

企業不支持

以單車通勤,在市區穿梭上班或者前往鐵路站,身體流汗少不免。在香港寸金尺土地方,企業難以像其他單車通勤盛行地方增設淋浴設施,令本港單車通勤者只能在廁所刷汗。在一個行路也會出汗的夏天,單車的誘因只會更少。

冀改善現有政策

除上文所提到行人路踩單車問題,改善現有路其實比興建單車徑更合成本效益。如上水至元朗單車徑,其實改善現有車流量低的道路(如快景路,壆圍路)將其改為更適合單車和車輛共用的路況(如快景路加裝路燈),其實會更受單車用者歡迎,而政府更不用運用大量公帑興建單車徑。

再者,推動單車低廉收費泊車位,政府可推於各新界鐵路站作試點,仿傚如台北公共單車的停車位,成為出租車位,並安設感應器防止被盜。而且泊車位可以結合現有儲值支付工具,實時扣費,防止被濫用。加強對單車保管,才有意欲令人改變現有出行方式。

此外,建議在港島推行電車路與單車共用,兩者平均速度不相差太遠,比起一般道路更適合共用。而且能夠解決港島幾乎沒有單車徑,不利港島單車使用者情況。

在本港推行單車代步並非不可行,只是在於政府能否牽頭作榜樣,令單車代步觀念在本港得以推行。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