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恐襲、美國眾議院兩黨共治:能打通烏克蘭軍援嗎?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3月22日的莫斯科恐襲雖然極大可能是伊斯蘭國(ISIS)所為,但無論是出於撫平國內種族矛盾的考慮,還是出於推動本年烏克蘭戰場上春夏攻勢的輿情操控動機,將恐襲矛頭指向烏克蘭大概是克里姆林宮最終定性此次恐襲的不二之途。這種宣傳形式也將變成3月22日恐襲發生前俄羅斯針對烏克蘭的最大能源基建襲擊,以至克宮公開將「特別軍事行動」升級成「戰爭」層級等行動方向的延伸。

莫斯科恐襲發生至今,俄羅斯官方表態都將焦點放在烏克蘭可能涉事的層面,而非ISIS或ISIS-K(或稱「伊斯蘭國呼羅珊」,以阿富汗為基地,活躍於巴基斯坦、伊朗,近來有發動海外攻擊的趨向)。

內部問題外部化?

雖然「烏克蘭涉事」的內涵至今大體上依然停留在被捕的恐怖份子正往烏克蘭方向逃亡,以至烏克蘭方面對他們有接應準備的說法,但隨着4名直接參與攻擊者24日上庭片段公開,其中3人表明是塔吉克籍(其餘1名據報亦是),以至ISIS進一步公開由襲擊者拍攝的片段,莫斯科方面的敘事也有可能變得更為具體化--其中一種說法已經開始將烏克蘭駐塔吉克使館指認為烏克蘭與這些恐怖分子的關連所在。

2024年3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在莫斯科近郊一座教堂點燃蠟燭,悼念恐襲擊事件的死難者。(Reuters)

將責任直接或間接歸咎烏克蘭,有着明顯的「內部問題外部化」意圖。莫斯科恐襲之後,多位杜馬議員都開始主張落實更強硬的限制移民政策,早前曾參選總統「陪跑」的達萬科夫(Vladislav Davankov)更提出要對外來移民進行數碼管控、加快落實以自動化「取代」移民工人的政策。此等俄羅斯民族主義的熱烈情緒,更引來一向忠於普京(Vladimir Putin)的穆斯林車臣領導人卡德羅夫(Ramzan Kadyrov)公開指責極右民族主義人士是「虛假的愛國主義者」。

在俄烏戰爭之後,俄羅斯大量勞動力投入戰事,不少疑戰反戰年輕民眾外移,引發勞工短缺。此時絕對不是助長反移民情緒的時候。目前,單是來自塔吉克的外勞就有數百萬。

同時,在美國3月7日公開警告過莫斯科像音樂會等大型人群聚集場合可能會受到襲擊之後,普京遲至19日還在指控美方警告是要「恐嚇和擾亂我們的社會穩定」。如果將莫斯科恐襲單純定性為ISIS的伊斯蘭極端恐怖主義襲擊的話,這將會影響普京當局保證俄羅斯國家安全的能力和威信,更會讓民眾質疑應當負責反恐的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是否錯誤的把注意力都放在俄烏戰爭之上。

3月24日,4名恐襲疑犯之一Dalerdzhon Mirzoyev在莫斯科區域法院上庭。(Reuters)

相較之下,將這些問題外部化到烏克蘭身上,則能營造加強對烏攻勢的輿論環境,正好配合本年春夏攻勢以至有可能要進行的加大動員,可算是一石二烏。

由此可見,這次莫斯科恐襲的最大實質影響,很可能會是烏克蘭戰場上局勢的劇烈化。這一方面反映在恐襲後俄羅斯方面對於烏克蘭的進一步遠程導彈和無人機攻擊之上,另一方面也將反映在地面軍事行動的推進之上。目前,俄軍除了繼續在阿夫季夫卡(Avdiivka)向西持續取得進展之外,近日據報也在巴赫穆特(Bakhmut)以西進入了戰略位置頗為重要的察蘇夫雅(Chasiv Yar)邊緣地帶。

在這些戰場情勢的發展之下,莫斯科恐襲配合「烏克蘭涉事」宣傳的結果,可能就是烏克蘭戰場上出現震撼性的失敗畫面。

若然如此,無論是在烏克蘭對空防系統,還是前線大砲砲彈的短缺問題上,美國對烏克蘭的軍援撥款將會變成一個迫在眉睫的存亡議題。

俄烏戰爭:2024年3月24日,烏克蘭首都基輔上空有俄羅斯導彈爆炸。(Reuters)

美國國會山現援烏曙光

雖然美國參議院早就通過了對烏援助的撥款,可是在特朗普(Donald Trump)和眾議院共和黨激進派的反對之下,共和黨的眾議院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遲遲不肯將援烏法案送上眾議院大會表決。在大選年之中,人們普遍預計法案獲得通過的機會甚低。

然而,最近的眾議院政治發展卻似乎為法案通過帶來了一線曙光。經過近半年的波折之後,眾議院議長約翰遜最終還是回到「兩黨合作」,在3月22日靠着「對家」民主黨幾乎一致的支持,通過全院三分之二的高門檻通過了1.2萬億美元的撥款,足夠聯邦政府營運至9月財政年度結束。這種「兩黨合作」是去年10月初前任共和黨籍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被同黨免職的原因,但經過六個月的爭吵之後,約翰遜也避免不了走回舊路的命運。

依靠民主黨支持通過財年撥款之後,共和黨的眾議院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受到同黨提出罷免案的挑戰。(Reuters)

在避開聯邦政府停擺之後,屬於共和黨激進派的佐治亞州眾議員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已經提出了罷免議長的動議,暫時不要求馬上進行表決,對約翰遜作出了嚴厲警告。

目前,共和黨在眾議院只得218席對213席的極微弱多數,在為數50多人的激進派議員反對任何兩黨合作之際,約翰遜連過去屬例行公事的立法程序投票也通過不了,他上任近六個月來都在依靠民主黨的支持來通過主要立法。本來屬於極端保守派的約翰遜,在同黨激進派不問情由的反對之下,竟然在眾議院中凝聚起「兩黨共治」的罕見樣態。

雖然本年議會改選將至,但約翰遜若然要在日後維持其眾議院共和黨領袖地位,並保有對美國政策的實質影響力的話,他必須向像格林這種黨內激進派證明他不會接受此等「無理威脅」,並透過成功的立法去擊敗這種激進派。否則,約翰遜的議長地位只會變成虛有的官銜。

在避開聯邦政府停擺之後,屬於共和黨激進派的佐治亞州眾議員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已經提出了罷免議長的動議。(Reuters)

於此,他只能依靠民主黨的支持。

目前,眾議院已經進入了復活節的長假,要到4月9日才復會。但眾議院民主黨人已經提出了願意以通過烏克蘭撥款來交換支持約翰遜繼續擔任議長的條件。就連民主黨進步派代表奧卡西奧-科爾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也似乎會支持這種交換。

在休會之前,約翰遜自己已經提出過依靠民主黨支持通過援烏撥款的意願。共和黨籍的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3月24日也重申復活節假後約翰遜將會把援烏法案交送大會表決的說法。

雖然這種做法將會讓約翰遜繼續被激進派攻擊他是「民主黨支持」的虛假共和黨人,但共和黨內還有少數幾位心繫美國全球地位的議員可能會不惜一切施壓約翰遜通過援烏法案。近日,一度被視為「明日之星」的眾議院中國共產黨特設委員會主席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就宣布會在4月提早辭職。此前,他已經公布不會尋求連任。不把餘下大半年的任期做滿,將會使其席位懸空至大選之後。如此,共和黨的5席多數將會縮減至4席。這很可能就是加拉格爾對共和黨被激進派騎劫的最後抗議。

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國共產黨特設委員會主席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又譯蓋拉格)是「封殺TikTok」法案的主要推手。不過,他屬於傳統共和黨一派,在特朗普風潮統合全黨之際,已決定不會再尋求連任國會議員。(Reuters)

如果烏克蘭戰場出現更為明確的戰敗跡象,熱切援烏的少數共和黨人可能會用加拉格爾的方式來要脅約翰遜--本屆眾議院並非沒有可能出現共和黨人出缺造成民主黨人反奪多數的情況。同時,本屆還要爭取連任的共和黨眾議員中有十多位也是在拜登2020年勝出的選區,他們在危險關頭也有可能支持民主黨籌集過半數議員簽名直接繞過議長將援烏法案交送大會表決的行動。

既然援烏法案有可能會以上述這些罕見做法獲得通過,約翰遜為了保住議長權力和威信,就有誘因去直接順應民主黨人的要求--特別是在莫斯科恐襲後俄羅斯可以預見將在烏克蘭發動更大攻勢的背景之下。

克里姆林宮透過莫斯科恐襲來團結國人支持烏克蘭戰事,對現正處於劣勢的烏克蘭而言,看起來是更為不利的事態發展,但從美國政治變故的角度來看,這亦有可能變成促成眾議院通過援烏撥款的最後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