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論」為何站不住腳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近段時間,美西方的一些政客和媒體散佈「中國產能過剩」的論調。他們聲稱中國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等新能源產品存在所謂「產能過剩」問題,威脅着其他國家產業發展、衝擊世界經濟,美國媒體將此稱為「中國衝擊2.0」。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德國總理朔爾茨時指出,雙方要警惕保護主義抬頭,堅持以市場眼光和全球視野,從經濟規律出發,客觀、辯證看待產能問題,多探討合作。

我們該如何客觀、辯證地看待我國產能現狀?又該如何看待美西方近期頻繁炒作的中國「產能過剩論」?

三種論調

產能過剩,通常指的是特定行業實際生產能力相對市場需求過高,導致供過於求的現象。近期美西方政客所指的中國「產能過剩」,主要針對的是中國出口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等新能源產品。總結起來,攻擊中國的論調主要有三方面。

論調一:中國生產能力遠超需求,讓世界難以承受。

近年來,中國在新能源領域形成了自己的比較優勢,這與美西方在一些高科技產品上的優勢,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假如一國產品在出口中形成優勢就是「產能過剩」,照此邏輯,全球貿易就不應該存在。

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2024年4月8日在北京舉行記者會。耶倫此次訪華期間,頻頻提出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話題。(Reuters)

有專家指出,放眼全球來看,新能源產品的產能不是過剩了,而是遠遠不夠。根據國際能源署測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將達4500萬輛,是2022年的4.5倍;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需求將達到820吉瓦,約是2022年的4倍。眾多發展中國家以及我國三、四線城市和廣大農村市場,對新能源產品還有着巨大的潛在需求。

論調二:中國政府對先進製造業進行補貼,導致「不公平競爭」。

中國新能源企業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完善的產供鏈體系、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充分的市場競爭,這樣的優勢並非靠政府補貼就可以實現。否則,就難以解釋在大量補貼之下,美西方卻沒有在電動汽車等產業上形成比較優勢。

有專家指出,美國、英國、法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推行較強力度的補貼政策。像美國政府通過《通脹削減法》為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清潔能源產業提供約3690億美元稅收激勵和補貼,意大利、加拿大等國也相繼出台了類似稅收優惠政策。指責中國汽車靠補貼佔領全球市場的言論違背事實和邏輯。

論調三:中國國內消費不足,將過剩產能「轉嫁」國外。

從數據看,中國新能源市場消費的國內需求十分旺盛。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949.5萬輛,同比增長37.9%,市場佔有率達31.6%。出口並不是因為所謂的內需不足,更沒有必要轉嫁矛盾,而是互利共贏的選擇。

新能源是穩定可靠的優質產能,對全球發展有着巨大的推動作用。中國出口物美價廉的新能源產品,在提升全球供給多樣性、緩解通脹壓力之外,還有助於推動綠色低碳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形成。

圖為中國北汽新能源黃驊分公司焊裝車間生產線。(新華社)

「產能過剩論」背後的貿易保護主義

古人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西方一些政客和媒體炒作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論」,已經脫離了經濟學理論範疇,而是帶着赤裸裸的政治目的,企圖為對華實施更多經貿限制措施提供「正當理由」。

設置「雙重標準」。當美國產的飛機、玉米、大豆、天然氣等產品席捲全球的時候,他們稱自由貿易是雙贏;可是當中國的鋼鐵、化工、紡織、光伏、新能源電池等產品有競爭力時,他們就叫作「產能過剩」和「傾銷」。

此外,美國和歐洲多次指責中國企業獲取政府補貼,這也是他們自己正在做的事。於己有利時奉行自由貿易,於己不利時奉行保護主義。正如有網友嘲諷道:「美國就是雙標,起初說中國在綠色能源方面做得不夠,現在突然指責他們做得太多。」

製造「競爭焦慮」。特斯拉CEO馬斯克曾直言:「如果沒有貿易壁壘,中國汽車製造商將幾乎『幹掉』外國競爭對手。」美西方把矛頭集中對準中國新能源產品等中高端產業,有個原因是這是科技創新的前沿賽道,美西方看到中國的優勢,擔憂自身未來難以繼續維持經濟霸權。

在此之前,包括日本的東芝、法國的阿爾斯通、空中巴士等在內,只要取得成功,即使所在國家與美國關係密切,也會遭到打壓。在零和博弈的邏輯之下,美西方提出的中國「產能過剩」,其實源於自身的「焦慮過剩」。

圖為2023年11月,電動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生產基地的一名員工正在進行清潔工作。(Reuters)

構建「話語陷阱」。把中國商品和「產能過剩」劃上等號,對中國經濟進行污名化攻擊,屬於美西方慣用的輿論戰、認知戰手段。說到底,「中國產能過剩論」只是「中國威脅論」換了一個說法。

不論是早年間指責中國「債務陷阱」,還是近年來的「去風險化」,包括對華為、TikTok等發起的制裁和抵制,都是先行設置「話語陷阱」,再對中國進一步圍堵和孤立。

美西方炒作所謂的「中國產能過剩」,意圖很明顯,出於一己政治私利而企圖破壞世界貿易秩序,背後隱藏着的是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

轉型升級關鍵期

看待中國產能的現狀,應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該戴着偏見思維的有色眼鏡。

實際上,每到行業轉型期,總會傳出「產能過剩」的質疑聲。如今中國正處於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通過加強創新、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經濟正在逐步擺脫對傳統產業的依賴,向着更加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這絕不是美西方聲稱的所謂「產能過剩」,我們無須理會惡意構陷的雜音。

競爭應是你追我趕的田徑賽,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拳擊賽。當前,全球貿易更需要的是公平競爭、開放合作,而不是搞霸權、制裁和限制。把中國科技企業列入實體清單、脅迫他國禁止對華出口光刻機等關鍵設備技術、拉攏盟友構建「小院高牆」……這些打壓、圍堵、遏制的行徑都不是公平的競爭之道,最終可能導致雙輸甚至多輸的局面。

對於中國來說,最重要的還是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明確提出了新能源的發展目標和戰略。中國的新能源產業在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土壤中茁壯成長,靠的是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逐步完善產供體系和不斷迭代產業能級,靠的是廣大從業者的辛勤努力,靠的是長時間「修煉內功」。這正是我們聚精會神搞發展的成功經驗。

中國不可能永遠只是生產低端產品的「世界工廠」。當我們面對外部壓力和質疑時,應該有足夠的底氣和信心應對,堅定不移自主創新、轉型升級,理直氣壯發展新質生產力,以久久為功的戰略定力面對「疾風驟雨」。

當一些國家惡意關上大門,我們仍應堅定不移地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只有這樣,中國經濟發展的動能才會更加強勁,用現實進一步回擊「中國產能過剩」的論調。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浙江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