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發股東信 稱經歷25年發展後有大公司病 再視自己為初創企業

撰文:張偉倫
出版:更新:

阿里巴巴(9988)於周四(23日)發布2023至24年財政年度年度,主席蔡崇信及首席執行官吳泳銘於報告內致股東信內指出,經過25年不斷成長後,公司出現了一些「大公司病」,又指出過去的財政年度為公司分水嶺,公司圍繞戰略清晰與聚焦作出一系列關鍵調整,再次視自己為一家初創企業,「將秉持長期主義,為今天而取捨,為明天而投資」。

今次為新管理層上場後首封致股東信。管理層於信內指出未來投資與戰略方向將保持一致,希望投資於兩大領域,分別是加速核心業務增長,以及保持基礙技術的領先,以及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創新。

信中同時強調,「未來十年,沒有哪個行業能免於AI帶來的顛覆。AI不會為舊的做事方式提供保護,而是重新點燃我們的創業激情和想像力。」指公司每個業務都有大量應用場景,所有場景都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創造更大的價值。直言AI不會是一種威脅,而是突破用戶體驗和商業模式的驅動力,將帶來巨大機遇。

斥資8億美元入股AI企業

另外,阿里在財務年度報告中,披露重大戰略投資和收購,當中首次提到在2024財年,投資合共約8億美元在人工智能公司Moonshot AI Ltd(月之暗面),購入該公司約36%股權,為於月之暗面的優先股投資。

在概述經營原則時,管理層強調在做困難的決定時,要秉持長期主義。因應科技企業的發展節奏,以10年為週期來考慮戰略;並在做每一件事時,都要極度專注、目的明確。

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園區(視覺中國)

強調公司戰略方向以「用戶為先」,對於擁有的各個平台而言,用戶都是第一位,意味從經營宗旨到產品理念上,都以「用戶第一」的優先級來設計;而且聚焦人工智能:將AI作為改變和加速業務增長的最強大變量。

集團又提到,會探索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潛力,投資大模型以驅動公司的雲計算業務增長。

上財年回購股價125億美元

阿里又指出,在2024財年,公司創造216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歷史上首次宣派25億美元股息,並回購125億美元的股票,使流通股淨減少5.1%。

至於全文可以在此鏈結中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