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辦體育盛事益財團 「慶祝性資本主義」欺弱勢惹反彈

撰文:運動公社
出版:更新:
所謂「慶祝性資本主義」,就是藉像奧運會那樣的大型運動會和其他有慶典性質的大型活動,無視平常的制度和邏輯,來促成公私營合作項目。而很多時這些公私營合作項目,都是有將公共資源直接或間接補貼私人利潤的成分。
李峻嶸@運動公社
當局被批評為舉辦「超級碗」而犧牲弱勢社群利益。(Getty Images)

第 50 屆美式足球「超級碗」(Super Bowl)於上月落幕。作為美國運動界最矚目的盛事,超級碗早已不是一場球賽那麼簡單。例如今屆賽事雖在聖塔克拉拉市(Santa Clara)的 Levi's 球場上演,但不少相關的商業活動都會在鄰近的三藩市舉行,當中包括了運作9天、臨時設立在三藩市市中心的「超級碗城」(Super Bowl City)。

為盛事犧牲弱勢利益 已成常態

為了這項盛事,三藩市當局整頓市容,要求市中心的露宿者遷到別處,結果引發露宿者及他們的支持者示威抗議。

三藩市政府亦為了迎接是項盛事,要負擔近 500 萬美元。雖然 500 萬美元未必算是很大的數目,但由於該筆公帑是為了確保超級碗相關的牟利活動得以順利舉行,也引起當地的民意代表不滿。

事實上,為了大型運動賽事而犧牲弱勢社群利益,將公帑用在補貼私人利潤的安排,近30年在各地已成為「常態」。有學者更提出「celebration capitalism」(慶祝性資本主義)這概念,來形容這趨勢。

私營大財團成最大得益者

Jules Boykoff 指出主辦大型運動會所預期的經濟效益,總是過於樂觀。(東馬facebook)

「慶祝性資本主義」由 Jules Boykoff 提出。Jules Boykoff 曾是美國男子奧運足球隊成員,後來成為政治學學者,現在於俄勒岡州太平洋大學任教。他在前年出版的《Celebration Capitalism and the Olympic Games》一書中指出,所謂「慶祝性資本主義」,就是藉像奧運會那樣的大型運動會和其他有慶典性質的大型活動,無視平常的制度和邏輯,來促成公私營合作項目。而很多時候,這些公私營合作項目,都是有將公共資源直接或間接補貼私人利潤的成分。

就算是在西方民主社會,反對這些項目的民間力量,都往往受制於慶典和運動會帶來的「團結」氣氛而被邊緣化,最後徒勞無功。Jules Boykoff 在書中特別提到,主辦奧運會或者是其他大型運動會所預期的經濟效益,總是過於樂觀的。而當相關工程出現「爛尾」的情況時,政府更是不得不動用公帑填氹,否則就會淪為國際大笑話。換言之,爭到合約的大資本,在這種「慶祝性資本主義」邏輯下,幾乎是穩賺不賠的。

以群眾力量 阻問題惡化

儘管針對大型運動會的反對運動多以失敗告終,但過往的失敗,在近年卻能改變西方世界不少人的態度。在2022年冬季奧運會的爭辦過程中,原先有意爭辦的慕尼黑、奧斯陸、斯德哥爾摩和波蘭的克拉科夫(Kraków),都因為民意不支持而退出角逐。為了回應西方國家對主辦奧運會興趣大減,國際奧委會不得不再在前年年底通過一連串的改革方案,希望能減少主辦城市的承擔。

即使如此,在2024年夏季奧運會的爭辦戰中,波士頓和漢堡仍分別因公眾支持不足和公投否決而退出角逐。現在僅餘的爭辦城市為羅馬、布達佩斯、洛杉機和巴黎。而在意大利,仍然有不少聲音要求就羅馬是否申奧舉行公投。由此可見,「慶祝性資本主義」雖然不會在短期內消失,但各地的群眾運動和反對聲音,已為「慶祝性資本主義」這邏輯的無限擴張,設下一定的障礙。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