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想學英語,反映你有幾想融入地球村

撰文:Sheeta
出版:更新:

香港人/媒體最喜歡談論排名,最新出爐是英孚教育(EF Education First)的「EF英語能力指標」(EF English Proficiency Index)。由於香港再次被上海爬頭,不少香港朋友在臉書發出感嘆。
另一邊廂,新加坡朋友則拍爛手掌,因其英語評分首次從「高」(high proficiency)升至「非常高」(very high proficiency),成為唯一一個亞洲國家獲評為「可跟以英語為母語者談判合約」、「能輕易讀懂艱深的文章」以及「在社交場合會用合適和語義分類較細緻的語句」。

新加坡在「EF英語能力指標」的評分為「非常高」。(Getty Images)

新加坡怎會不是英語國家?

雖然新加坡以馬來語為「國家語言」(national language),但英文也是官方語言,而且是新加坡人唯一一種所有人都聽懂讀懂的語言,本地人之間談合約、社交和閱讀從來就是用英文,連街市的嬸嬸都會用英文跟你介紹魚的種類。硬要說新加坡不是英語國家,這件事本身就很奇怪,硬要比較新加坡和香港的普遍英語水平也不是太公平。

誠然,新加坡英語有其「特色」,但我認識的新加坡朋友都可以隨時轉換為「正常」英語,大部分不過是口音問題,也混雜了一些方言詞匯,和蘇格蘭或愛爾蘭口音和用語差異本質上相同。

「EF英語能力指標」真正反映的其實是各地區融入地球村的意願。(Getty Images)

英語能力指標實為融入地球村指標

「EF英語能力指標」真正反映的其實是各地區融入地球村的意願。數據樣本來自有興趣報讀EF語文課程、EF免費考核試參加者的成績。從這個意義上看,取得高分數的地區如新加坡,應被理解成當地人對自己英語能力的要求甚高,即使本身已達高水平,也想繼續進修英語,出於他們普遍更有與世界接軌的意識。

這正好解釋為什麼中國各省市每年派出大量留學生,但是除了上海、北京的平均英語水平能夠年年和香港一較高下,大部分城市在「EF英語能力指標」中的分數並不高。到過外國生活的人就知道,中國人大都喜歡圍爐取暖(香港人也是),華人覺得社交場合是浪費時間,即使在課室或公司會議室,也難得見到他們用英語發表意見。其實他們並非不會英語,也不是不擅溝通,不過要待圍爐朋友都說中文才雞啄唔斷。

EF引用了一個頗有趣的例子:中國學者在出版學術文章的數量已經超英趕美,但是被引用的次數只佔全球4%,大幅落後於美英兩國的30%及8%。2015年,中國只有21%的科學研究採用中外合作模式。任你中國科研天下無敵,如果不與人交流求進步,就像空有一身好武功,卻從不上華山論劍,難道要學獨孤求敗靠鵰兄傳揚劍術?

相比之下,「EF英語能力指標」中名列前矛的國家如丹麥、芬蘭、荷蘭、瑞典和新加坡,都有超過一半科學研究屬跨國合作。她們本身人口較少,國內消費和投資規模不足以支持其經濟發展,早早便走在全球化的最前線,發展創意工業、科技和出口貿易成為重要經濟支柱,對不同文化即使未必完全認同,也能維持基本和表面上的尊重。即使同為黃皮膚,新加坡人比中國人(及其特別行政區居民)更習慣與不同種族、背景的人共同生活,也容易結識到世界各地的朋友。這幾個高英語水平的地方是「宜居城市」、「友善城市」等排行榜的常客,在各方面均展現其多元、包容的價值觀。

「EF英語能力指標」中名列前矛的國家通常是「宜居城市」、「友善城市」排行榜常客。圖為瑞典斯德哥爾摩。(Getty Images)

殖民制度已成歷史 英語仍是全球語言

亞洲人初學英文,包括香港人,多是因為受到殖民制度影響,或多或少是帝國主義的延展。當時社會上層結構以殖民者為主,只有能與之溝通的人才能攀上高位。想做精英?說一口流利英文是必備條件。

到了新加坡立國之時,李光耀決意在近八成人口為華人的小小島國推行英語教育,再額外學習華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源自南印度和斯里蘭卡)其中一種。為了讓人民可以面向世界,語言的選擇已是建基於國家發展考量(詳見《麥嘉隆:香港與新加坡 兩地中英雙語路》)。

歷史證明李光耀的決定正確,英語的優越性,沒有隨着殖民制度成為歷史而消褪,因為恰逢全球化、城市化和互聯網發展三大趨勢,英語作為思想交流工具的地位反而愈來愈吃重。

在資訊和人口流動迅速、社會結構和環境複雜的今天,創新意念已不是一個人或一群背景相同的人閉門造車便可得,很多政經難題需要不同文化和專業之間合作解決。無論你有多討厭英帝和美帝,英語是全球主要語言至今仍是不容爭辯的事實。英語能力是一扇門,一扇能以最低成本,通往最多不同資訊和思考角度的門。對世界的好奇心,就是打開這扇門的門匙。

新加坡人大都願意以英語與外國人交談。(Getty Images)

很多香港人明明會講英文,卻總是擔心自己沒有ABC口音。其實香港人就是有香港口音,有什麼大不了?(詳見《廖詩颺:朱凱廸以港式英語上BBC 乃本土英語復興之始》)讀英文文章就更方便,只要有基本理解能力加上Google translate,又何需懼怕不能讀懂文章中每一粒字?

比起口音不純或要花時間查字典,更可怕的其實是無知。下一篇再談香港人因怕英文而固步自封的前因後果。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