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皇發父子疑似套丁事件疑點重重

撰文:陳劍青
出版:更新:

新界王劉皇發由於前行會成員身分,以往公開申報過私人名下擁有682幅新界土地,當時公眾除了嘩然之外,基本上對當中的利益運作仍然面目模糊。今日劉皇發父子被揭出在屯門龍鼓灘一帶涉嫌套丁發展屋苑獲利,鄉郊土地利益運作終於始見輪廓。

 

調查報道內的發展流程上,雖然沒有提及到套丁個案中常見的「秘密協議」,不過報道找出涉事男丁承認曾以6-7萬賣出丁權,而時序上亦能反映該項目「有系統地」徵集丁權申請發展,表面證供與一般套丁模式相近,值得懷疑又是否另一宗「左手交右手」的套丁案例。

龍鼓灘無王管 發叔有特權?

 

細看內文,事件中無論是人、事、地各方面都充滿著疑點。我們本土研究社的丁屋研究小組,正在編製一張「新界套丁地圖」,過程中亦留意到涉嫌套丁事發地點(屯門龍鼓灘)的發展狀況一直相當可疑。這裡是香港鮮有沒被分區規劃大綱圖(Outline Zoning Plan)覆蓋的地方,因而完全沒有土地利用的分區規劃,土地規劃上形同「冇王管」。俗稱為劉皇發「領地」的龍鼓灘,究竟是因為什麼而獲得這樣的「特殊待遇」,又是否與涉嫌套丁的情況相關?

 

此外,這十間丁屋的申請時間,似乎亦格外的暢順無阻。規劃署向立法會公佈的資料顯示,1997年至1999年之間的丁屋申請平均需時4.5年,而需時最長的個案為16年 1。但是該丁屋項目的申請,只花1年左右就成功了,究竟當中地政部門有沒有因身份待遇而「特事特辦」?

 

死後轉讓丁權 令人「大開眼界​」

 

丁屋政策實行近半個世紀,其實多年來已經出現了各種光怪陸離的扭曲現象,如我們不時聽過的有:「飛丁」(轉至其他原居民村範圍申請建丁屋)、「假丁」(透過冒稱原居民身份來獲得丁權)、「擴丁」 (將村內可建丁屋的範圍擴大)、「斷丁」(某村經過數十載都沒有原居民後代,但突然在某年開始出現男丁)。但今日劉皇發父子的專題報道,發現原來還有鮮為人知的「幽靈丁」:不只是原居民出世就有男丁,就算男丁死後,丁權都可以繼續實現,並且根據早前簽訂的遺囑將土地權益轉移,實在令人大開眼界。

 

想像一下,如果這個案例不是套丁作祟,故事將會變得更加恐怖:竟然會有一個無地男丁會在遺囑上,「自願」死後轉移丁地權益給劉皇發父子,以成全劉家上億利潤的鄉村屋苑。不少「有丁無地」的原居民若果沒有參與套丁,又為何會如此被鄉郊大地主「犧牲小我」? 當中又是否有天大的內情?

 

施政報告每年都在說「繼續檢討丁屋政策」,今年亦然,何時才還香港市民一次認真的檢討?

 

【註一】立法會第七題:當局精簡審批興建丁屋申請的程序 (2000年)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002/23/0223167.htm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