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宇識條鐵|山泥傾瀉的警鐘:寶珊隧道的歷史與見證

撰文:張欣宇
出版:更新:

張欣宇專欄|欣宇識條鐵

寶珊排水隧道是香港一個極具歷史意義的地點,不僅因為它的建設代表著地下水位調控技術的創新和進步,更因為它是港人面對自然災害敬之、畏之並克服之的象徵。最近,筆者有幸應土木工程拓展處土力工程處邀請,參訪位於半山的寶珊排水隧道兼山泥傾瀉科技展學館。這次參觀不僅是一次學習之旅,更是一次深刻的歷史與自然教育的體驗。

走進展學館,看到的是一個與今日安全環境截然不同的香港。很難想像,山泥傾瀉在六七十年代是造成香港最多人命傷亡的災難。1966年6月12日,暴雨釀成61人死29傷48失蹤,時任港英政府助理教育司在泥石流中全家罹難;1972年6月18日,史稱香港「六一八雨災」,秀茂坪和寶珊道發生嚴重山泥傾瀉事故,奪走了156條無辜的生命;1976年8月,秀茂坪再發生山泥傾瀉,致使18人死亡,一位居於寮屋區的基層母親在災難中喪失了五名年幼兒女。當年如此種種痛苦與無助不勝枚舉,銘記這些慘案不僅是為紀念那些逝去的生命,更是為汲取教訓、化悲痛為力量,用行動避免悲劇重演。

肩負著這樣的使命,土力工程處在1977年正式成立。八十年代,土力工程處在寶珊地段安裝橫向排水管以降低地下水位,成為寶珊排水隧道的前身。及至2000年代初,土力工程處設計出一個創新而可持續的地下水位調控系統,即為「寶珊排水隧道」,包含兩條排水隧道和172條排水斜管,並配有自動實時地下水監測系統,極大提高了香港對於山泥傾瀉的防範能力。

寶珊排水隧道的技術和設計理念在當時是世界首創,亦代表香港的斜坡安全管理已逐漸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今時今日,全球許多地區,包括很多發達國家,山泥傾瀉造成的大面積傷亡事件仍時有發生,隨著極端天氣常態化,相應風險更加嚴峻。然而在依山而建的香港,由於堅實的防範措施和先進的技術,市民仍能享有相對安心安全的生活環境。2023年世紀黑雨,日雨量是當年「六一八雨災」寶珊慘劇的三倍,但如過去一般的大規模傷亡已不再出現;今年5月的將軍澳特大暴雨,一小時內降雨量便超過140毫米(寶珊慘劇三日降雨653毫米),亦幸無人傷亡。如今我們對這一切覺得理所當然,甚至有人覺得在惡劣天氣觀潮、行山也不在話下,但在這背後,是曾經多少家庭破碎的痛定思痛,是數代岩土工程師歷經幾十年的努力,寶珊排水隧道的存在提醒我們,歷史不可忘,敬畏之心不可無。

工程不只是技術的應用,更承載著對生命的尊重。寶珊排水隧道的建造不只是一項工程項目,更是對過去的一種記憶和對未來的一份承諾。面對自然的力量,人類需要的除了敬畏,還有理性的應對和不懈的努力。我們不能忘記過去的教訓,也不能停止對未來更加安全的居住環境的追求。這是對那些在災難中逝去生命的最佳紀念,也是對生活在這座城市每一個人的承諾。

作者張欣宇是立法會(新界北)議員、香港及英國特許工程師、香港新方向成員。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