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思|最動人的香港故事,要親身體驗

撰文:陳智思
出版:更新:

陳智思專欄

大家都在致力說好香港故事。但最動人的香港故事,就是讓來自他鄉的客人親身沉浸在香港的動人。每一位來自遠方的朋友,都是香港的親善大使,會自動在他的社交媒體和在親朋戚友之間宣揚香港。故此推動旅遊業,不單帶來經濟效益,亦是最有效的內聯外通,最接直接的民心相通,最深入的文化交流。

旅客是我們的親善大使,因為他們都經歷過香港醉人的維港夜色、怡人的郊野景色、沁人的歷史文化、誘人的全球美食、撩人的購物天堂、炫人的大型活動、感人的親切笑客。

這一切,讓他鄉的朋友感受到香港的脈搏和動力,與香港人一同呼吸,是最深刻的迷人。

漫步中環,每隔三分鐘,必有一銀行,每隔五分鐘,必有櫃員機。這是看得到、摸得到的「國際金融中心」。從國際金融中心跳上地鐵,十分鐘便來到沁人的西九文化中心;跳上沙中綫,15分鐘便來到怡人的郊野公園;15分鐘便來到撩人的尖沙咀名店街或旺角女人街;或跳上渡輪,30分鐘便來到迷人的南丫島。每到一處,步行幾分鐘,都會有誘人的地道美食。

玩到夜闌人靜,歸家的路不單安寧,更是讓人安心,因為香港是全球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以上一切,對香港人來說是日常生活平常事,對來自他鄉的朋友來說,如此國際如此地道、如此現代如此傳統、如此西方如此東方、如此繁華如此安寧。這樣完美的矛盾結合,是全球唯一。

香港是美食之都。法國餐、泰國菜、日本料理、印度咖喱、西式牛排、中華廚藝、粵菜京菜滬菜川菜湘菜,要吃什麼有什麼。香港沒有「國宴」,但有「港宴」。最能代表香港的「港宴」,就是無需周遊列國就可以把世界各地的最具代表的特色宴都飽吃一頓。飽吃之後,來一杯全世界最有味道的茶:絲襪奶茶。

就像絲襪奶茶,香港的美食不僅僅在於味道。這裡的每一道菜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背景。我們有全世界最知名的叉燒和燒鵝、有名聞遐邇的街頭蛋撻。每一道菜都有獨特的歷史與故事。品嚐這些美食,不僅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一種文化的旅程,讓旅客品嚐的不僅是天下美食的味道,更能享受地道的人情味。這種美食、文化、與人情並存的旅遊體驗,必需親嚐,才能感受。

香港旅遊資源的豐富,我們身在香港,習以為常,但其實是全球獨一無二。我們要如何推廣?

答案在《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這份藍圖,是特區政府旅遊事務署聘請團結香港基金協助研究所得的結晶。研究期間,我們作出廣泛諮詢,合共收到超過1000項建議,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深刻的洞察。

那這份藍圖提出了兩項非常到位的觀念:「香港無處不旅遊」;以及「香港人人是大使」。這裡指的是「旅遊大使」。

「香港無處不旅遊」所突顯的,就是香港旅遊資源的豐富以及其密度之高。我有一位來港工作的外國朋友,他熱愛到處旅行。到港之後,每個週六和週日他就踏上地鐵,每次去一個不同的地鐵站,並在鄰近地方遊覽。一年下來, 全港99個地鐵站和鄰近地區,他全部去齊。我相信香港本地人亦絕大部份沒有去齊99個「地鐵區」。他告訴我:99個地鐵站區各有特色。雖然並非每個站都像「黃大仙」和「車公廟」這樣富有文化色彩,但漫步99個地鐵區,每一區都帶來不同的感覺,不同的驚喜。就算有些區較為平凡,但只要細心觀察,會感受到不一樣的平凡。這是「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真實寫照。

香港的旅遊資源,無處不在,潛力無窮。但除了香港本身的旅遊資源之外,藍圖建議的「一程多站」式旅遊,亦為本港旅遊資源帶來幾何級的爆升。香港是國際航空樞紐,以香港作為大灣區旅遊的起點和中轉站,會極大豐富旅客的體驗。例如電影「葉問|系列和近期的「詠春」話劇,都風靡世界多地。而佛山正是葉問和詠春的家鄉,故此,推廣「香港 + 佛山詠春遊」,就正合乎藍圖所建議的「一程多站」和文化旅遊。

「香港人人皆大使」與「香港無處不旅遊」相輔相成。前者是香港的精神,後者是香港的面貌。以親切友好的態度迎接每一位來港旅客行,是傳播香港精神面貌的最佳方法,亦是香港最迷人的風景線。

作者陳智思是團結香港基金主席。

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