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鄧寇克大行動》絕望困境,香港人也可以學懂自救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電影《鄧寇克大行動》(Dunkirk)是一齣講述二戰時,德軍入侵波蘭後,英法聯軍被圍困在鄧寇克後救人自救的故事。與過往的戰爭片不同,《鄧寇克大行動》沒有濃厚的民族主義與兄弟情誼,而是主力描寫一班小人物拯救另一班小人物,結果令三十四萬人成功脫離困局的故事。電影當中對被困的絕望、對戰爭的嫌惡、欲逃走的希望,都與現代人的處境與情感對應,不過電影最後卻讓大家重新思考「勝利」在困局下的意義,以及每個人在困局中可以發出的力量。由此,我們可否以此思考如何走出香港當今的困境?

電影當中對被困的絕望、對戰爭的嫌惡、欲逃走的希望,都與現代人的處境與情感對應。(網上圖片)

困局下,人的名字與時間都被模糊,只剩生死

一架架運輸艦被敵機炸毀,空襲把士兵炸成粉塵,在這個陰暗的沙灘上,儘管知道家只在海的對岸,但無論如何掙扎依然無法離開這個困住自己的沙灘。故事沒有過去戰爭片常用的大特寫去紀錄士兵的民族情感與豪情壯志,一眾士兵臉上只掛着恐懼、迷惘與疲憊。困境讓時間變得模糊,皆因在茫茫大海與無窮無盡的轟炸下,一小時、一天、抑或一周變得不再重要。

戰爭底下,不但時間被模糊,人的名字同樣也變得不再重要,穿上另一套軍服,軍服上掛着他人的名字,自己就成為另一個人;同樣,死在戰場上,屍體同樣無名無姓。失去姓名與時間觀,剩下的只是生或死的結果。而生存在戰爭時,只像場運氣的賭博。

當年Dunkirk的景象。(網上圖片)

成功逃出困局不靠英雄

過去的戰爭片大多強調為國家為戰友作戰,只有打贏才是成功。《鄧寇克大行動》卻講述「戰爭並非靠着撤退而得以成功,但撤退卻讓我們邁向勝利」——勝利與成功原來多於一種詮譯方式,在殘酷的困境中保住性命已經不容易,更何況是在政府下令只救出四十萬人當中的三萬人的情況,每拯救出一條性命都是一個勝利。

在重重轟炸、政府沒派相應支援、時間變得模糊的絕望時刻,最後卻奇蹟地共有三十四萬人走出困境。(網上圖片)

而在重重轟炸、政府沒派足夠支援、時間變得模糊的絕望時刻,最後卻奇蹟地共有三十四萬人走出困境。讓奇蹟發生的,並非一個饒勇善戰的英雄,是由無數個「姓名未知」的「小人物」共同創造而成。

能否拯救寶貴的生命在於每個人的抉擇

在火快燒來時,人本可以自己逃走,卻有人選擇盡最後努力打開逃生門讓更多人逃走;在恐懼船因太重而浮不起來時,人可以立即變得敵我分明,驅趕他人,也可以選擇以保住每個性命為前題,共同尋找另一個出走的方法;可以絕望地了結自己的生命,也可選擇離開自己的安全區,走去鄧寇克拯救一眾士兵;可以選擇在飛機沒燃油前折返,也可選擇為了保護他人而奮戰到最後一刻⋯⋯

人性中的貪婪、醜陋和光輝,就在這一個又一個抉擇中彰顯出來。(網上圖片)

沒有英雄,也沒有主角,每個人都在絕望的處境下自己命運自己救,更可在千鈞一發之間拯救他人的性命。而人性中的貪婪、醜陋和光輝,就在這一個又一個抉擇中彰顯出來,關鍵只在於自己到底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抱持着一個怎樣的信念,以及能否在抉擇時刻擇善固執。

如何走出當今香港的困境?

現時國際形勢日益緊張,敍利亞內戰未息,恐佈主義的陰霾仍然籠罩,不少人更說這幾年很有可能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經歷逾半世紀的漫長和平歲月後,社會卻因各種矛盾,構成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秩序,這使得不少人感到恐懼、迷惘與疲憊。不少人只想重回尋常的生活,做一個尋常的人,生活中沒有魚雷,沒有戰火,沒有恐懼,沒有運輸艦,也沒有「英雄」或國家以國家之名製造死傷。

運用不同手法的人都是希望以自身力量,帶領香港走出困境,變得更好。可是,「更好」是甚麼,又該以哪種手法達成,現時香港社會卻沒有普遍共識,因此也造成了社會嚴重的撕裂。(資料圖片)

香港與國際某些國家一樣,都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新秩序。不少香港人都在這個泛政治化的時代中感到疲累、心灰、麻木,嫌惡撕裂的社會環境,卻又覺得無路可走。有人有感「時代選中了我們」,投身政壇;有人變得勇武、激進;有人選擇走到社區深耕細作;有人變得對一切無感,不再理會社會事,甘心做一隻「港豬」。

其實,運用不同手法的人都是希望以自身力量,令香港走出困境,變得更好。可是,「更好」是什麼,又該以哪種手法達成,現時香港社會卻沒有普遍共識,因此也造成了社會上嚴重的撕裂。可是,撕裂只會造成更大的傷害,使人在困境中更感絕望,離尋常的生活愈來愈遠。要走出現時香港的困境,正如電影《鄧寇克大行動》中所言:在同一目標之下,以智慧與人性進行抉擇,關鍵在於到底自己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以及在香港現今的社會脈絡下,怎樣才算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