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只懂功利不懂憐憫 校園欺凌離每個學生並不遙遠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一名於屯門上學的小一男生上周五(10日)疑在校內遭一男一女同學掌摑、用手指篤眼及用鉛筆插耳,求醫期間更發現耳內塞有擦膠粒。事件再一次勾起社會對於校園欺凌的恐慌。可是恐慌之後呢?
校園欺凌是一個「elephant in the room」的議題,即是議題早已非常嚴重,只是社會選擇視而不見。因為在大部分成人眼中,校園是一個和諧、充滿童真的場所,忘卻了校園是個充斥著各種權力關係的集中地。而在一次又一次欺凌事件發生之後,大家都只抱持一種僥倖的心理,但求自己的子女永遠都不是那個可憐的受害者。
可是,校園欺凌務必被正視及解決,因為欺凌會為孩童帶來深遠的影響,而且亦非想像中般罕見:根據〈學童欺凌──心理剖析〉的分析,當擁有欺凌者特質的小童,與擁有被欺凌者特質的小童相遇,再加上環境的誘因,就很容易誘發校園欺凌事件。
面對這個議題,不應只求運氣,而是正視根源:教育界必須徹底改變現時功利主導的教育制度,讓教師可以更多時間照顧學生,讓家長可以將時間放在孩童的人格發展上,才可以解決到校園欺凌的問題。

一名於屯門上學的小一男生上周五(10日)疑在校內遭一男一女同學掌摑、用手指篤眼及用鉛筆插耳,求醫期間更發現耳內塞有擦膠粒。(資料圖片)
+1

由幼稚園升上小學 孩童心理與大環境的轉變

孩童在小學時會脫離沙門友誼發展階段中的「暫時玩伴」階段轉為「單向要求」階段,這一階段的兒童開始結交朋友,並發展較穩定的友誼,朋輩的重要性增強。

但現時香港小學的環境讓孩童被欺凌的機會增強。因為在幼稚園時,老師所擔當的角色除了是教育者外,亦是一個照顧者。由此,孩童在幼稚園會受到更全面的保護,當欺負同學的行為發生時,老師亦能更易察覺及時制止。可是,小學對於老師擔當照顧者的要求下降,尤其在香港,更著重於傳授知識及追求分數。

功利為本的教育令孩童不懂尊重、關懷、憐憫

在這種情況下,由幼稚園升上小學的孩童是由一個被受照顧的環境,突然去到一個無論是解決問題,抑或是建立友誼方面都只可靠自己的環境。固然在小學升上中學時,青年亦需面對這種狀況。但研究就指出,在七歲這個階段,因為孩童的語言能力和社交能力未發展到可以借此來擺弄人際關係,而且他們控制情緒的能力亦較弱,很多時因而會出現肉體上的傷害。

現時香港小學的環境讓孩童被欺凌的機會增強。(資料圖片)

欺凌在不同年齡層都有可能出現,只是不同年齡出現的欺凌形式會有所不同:到孩童長得較大後,出現的是直接語言攻擊,如改花名、恐嚇等。到三、四年級,友誼發展至「雙向關係」階段,間接性的欺凌行為,亦即人際關係欺凌便出現。
一般來說,男孩子比女孩子多用直接身體欺凌,而女孩子一般用擺弄人際關係或要脅等方式欺凌他人,這可能與男女童友誼的發展有關。男孩子較多動作性遊戲,故較多粗野動作,並多以身體攻擊欺凌他人。女孩子之間的友誼則是親密而依附性強,並多透過語言發展親密友誼、同理心、社交技巧及社會認知亦較發達,故較多以擺弄人際關係欺凌別人。

這次屯門龍門路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小學所發生的欺凌事件,正好引證了上述分析。固然孩童逐漸長大,教師不可能一直伴隨身旁保護著他,但由幼稚園升上小學這一轉瞬間,孩童身處的環境完全改變,再加上孩童對友誼的需求改變,即對人際關係的需求上升,而建立人際需要溝通及相處技巧,可惜香港教育以功利為本,忽視教導學生「生而為人」該有的尊重、關懷、憐憫,追求分數只會讓孩童自小只為自己著想,以為達到一定成績就目標達成。

孩童欺凌他人皆因不懂得以合適的方式表達自己及解決問題

又因香港教育界忽視了情緒管理技巧、問題解決能力、以及人格發展的重要性,以功利主導,讓孩童不能學會與他人相處,在交友遇上問題時亦不懂以溝通解決,使得校園成為了一個欺凌行為滋生的溫床。綜觀不同的研究結果,欺凌行為的出現與兒童群性和情緒發展出現問題有關。

學者陳世平曾指出,欺凌者在社交技巧發展上可能出現問題。他發現欺凌者比其他兒童較少採用問題解決策略,反而是通過自身的身體條件,以及比他人更優越的地位來處理人際衝突,又或通過情緒發泄來得到滿足,而這些策略都是人際適應不良的一種表現。學者Austin&Joseph亦指出,受欺凌者多運用效率低的社交技巧。之前亦有研究發現,在假設性的問題處境中,攻擊性較強的男孩傾向使用低效能或攻擊性的策略來解決問題。

學者黃成榮在2002年就曾訪問香港的學童,當問及學童為何要欺凌別人時,有79%被訪者表示「非常同意」或「同意」學童因為自己生氣卻不懂如何處理所以欺凌他人,亦有66%同意欺凌皆因欺凌者覺得沒有人跟自己玩,想吸引人注意而欺凌他人。以上都反映出孩童欺凌他人的原因,來自於不懂得以合適的方式表達自己及解決問題。

當欺凌事件發生時,香港教師和家長亦多數鼓勵學童息事寧人,「以和為貴」,又或認為只是學生之間開的玩笑,忽視欺凌行為只會更強化欺凌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資料圖片)

教育界「息事寧人」的態度只會催化欺凌

而香港教育制度不單忽視情緒管理技巧、問題解決能力、以及人格發展的重要性,只顧追求分數;當欺凌事件發生時,香港教師和家長亦多數鼓勵學童息事寧人,「以和為貴」,又或認為只是學生之間開的玩笑,忽視欺凌行為只會更強化欺凌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因為欺凌可以分為:主動性欺凌(proactive bullying)及被動性欺凌(reactive bullying)。主動性欺凌是指欺凌者主動作出欺凌行為,而被動性欺凌指欺凌者的攻擊行為乃是源於對挑釁的反應。這種息事寧人的態度,就會加劇反應性欺凌發生的可能。

再加上若然校方及家長一直以息事寧人的態度,企圖掩蓋事件,只會讓告訴老師及家長的被欺凌者,落入更危險的局面,亦讓孩童就算遇到欺凌情況都不敢表達。學者Richard & Dodge於1982年的研究就發現,一些孩童在遇到小問題時常用間接要求策略(indirect assertive methods),例如訴諸權威(老師、家長),請成人為他們出頭,即常常「告人」。但這樣做會令他們進一步不受歡迎,進而較易成為欺凌對象,這時孩童就更需要學校幫助解決問題,否則失去對權威的信任,也會「死得更慘」。

面對校園欺凌,校方及家長必須建立一個環境,讓孩童就算被欺凌,亦可信賴校方/家長可以幫他們解決到問題,有人陪伴他們解決難關。(電影《告白》截圖)

香港教育界必須反思「到底教育的意義為何?」

由此,面對校園欺凌,校方及家長必須建立一個環境,讓孩童就算被欺凌,亦可信賴校方/家長可以幫他們解決到問題,有人陪伴他們解決難關。在此層面上,父母在子女遇到困難時,要減少責備,反而要多以「同伴」的身份為子女分憂。另一層面上,香港教育界亦應反思為何小學老師只側重在傳授知識及幫助學生追求分數的角色之上,使老師難以察覺欺凌事件的發生;更沒有向學生傳授生而為人最重要的尊重、關懷、憐憫,令孩童自小就在競爭的環境下成長,促成欺凌的溫床。

故此,香港教育界必須反思「到底教育的意義為何?」繼而改變以分數為主的教育,讓孩童回到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環境,健康地長大成人。

根據多個研究結果:欺凌是一種反社會行為,通常會造成受害人心靈創傷、扭曲,也會造成學業成績低落、人際疏離,甚至有可能逼迫受害人產生報復性攻擊行為,或使受害人轉而欺凌他人。
欺凌對受害人造成的後遺症相當多,包括逃家、逃學、出現慢性疾病、自殺和飲食不正常等,並且會造成自尊降低、時常焦慮不安、悲觀思維與高度渴求關懷心理。其中有些受害人長大後會轉變成加害人,這些同時是受害人和加害人的學生罹患精神疾病的比例也比單純的加害人或受害人高。
對加害人也有一定影響,這些加害人成年後的犯罪率、酗酒現象比例相當高,具加害人特質的男性加害人有60%在24歲以前犯罪,非加害人特質的男性加害人則只有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