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環保訴求雖合義 亂用抗命惹討厭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藉着中環摩天輪重開之日,組織其成員攀上摩天輪的支架上拉起橫幅示威,希望喚醒港人對過量使用塑膠製品對環境的關注。事實上,「違法達義」的公民運動在世界亦屢見不少,由數年前的佔領運動、到兩性平權以至生態保護等問題,公民抗命已成了全球不少激進份子慣用的手段。儘管綠色和平已向摩天輪的乘客致歉,但社會仍對此行動鞭撻。若不反省是次教訓,除了組織聲譽大損外,還可能會被標籤成「生態恐怖份子」,最終令崇高的理念付諸流水。

(林若勤攝)

激進環保份子被批生態恐怖份子 抗議手法惹爭議

雖然香港甚少發生如此激進的手法宣傳環保議題,但外國早已有為數不少的激進環保份子希望以違法達義的手段,包括封鎖碼頭、蓄意破壞財物和甚至是縱火,傳播組織的理念和宣稱爭取民眾的同情。

「養殖場的任務就是有條不紊地折磨和屠殺數以千計的無辜生靈——動物,它們具有與寵物同樣複雜的情感和生理特徵,卻被全然拒絕給予適當的關心,並禁錮在狹小的鐵絲籠子裡悲慘地「生存」著,小到連轉個身不夠。」
ELF於Mindek Brothers Fur Farm縱火案後的新聞公報

過去數十年歐美地區出現了不少假借環保之名的破壞活動,當中最著名的是「地球解放陣線」(Earth Liberation Front, ELF)。90年代,ELF一系列的行動為他們「贏得」生態恐怖份子之名,包括在1998年,其成員縱火燒毀了美國科羅拉多州滑雪場內四座建築物及三座滑雪升降機,造成逾1,200萬美元經濟損失。在ELF新聞稿中,他們試圖合理化其所作所為,並指摘滑雪場地不斷擴張會毀滅州內最後一片猞猁棲息地,而將企業利潤置於野生生物上是不可饒恕。儘管ELF強調其成員有採取預防措施,以免傷及任何生物,但有鑑於該組織的破壞活動日漸猖獗,美國聯邦調查局於2001年將其組織納入為「生態恐怖份子」,並列作國內恐怖主義中的最高威脅。

全球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印尼,平均每年有62萬公頃森林遭破壞,部分生產商更燒毀雨林及泥炭地,以清空土地種植油棕櫚。(綠色和平提供)

十多年前,ELF曾拍攝紀錄片替自己平反,試圖向大眾解釋其激進行為所追求的目標和意義。影片紀錄了美國俄勒岡州有市政府在沒有召開聽證會的情況下,展開砍林工程,以便將土地改變成停車場用途。十多位保育人士於是爬到古樹上抗議,卻遭到警察使用不對稱的武力對待。事件除了引起市民對當局暴力執法不滿外,還折射出激進環保人士的心聲:在不斷升級的對抗中,政府、企業和社會均對環保團體的聲音置若罔聞,最終使溫和的人也變得激進。

總體來說,激進環保組織一般都認為,人類僅是大自然生態圈中的普通成員,與其他物種享有對等的權利。同時,這些組織亦認為,人類對於當前環境的破壞負有不可推卸責任,若不及早控制,將會導致全面及無法挽回的環境退化。建基於此理念,他們眼見世界各地的環保運動成效不彰,其迫切性使少量活躍份子以非和平的手段,爭取大眾重新審視被忽略的環境議題,同時亦威迫破壞環境的企業臣服於他們在環境保護的要求。

綠色和平是被迫上梁山嗎?

今次綠色和平成員攀上摩天輪一事,毫無疑問實屬違法行為,故理應受法律的制裁,但他們為何以如此激進的手法表達訴求同樣值得我們深究。回想2012年時,數名綠色和平成員亦曾以激進的手法,爬上中電總部外牆,並掛上「扮環保打劫」五隻大字,抗議中電在《管制計劃協議》的保護下,能將推行環保措施的成本,轉嫁到市民的電費單上,壓榨市民。但何解當年中電一事沒有造成如今天口誅筆伐的局面呢?

從示威手段的角度來看,在摩天輪的支架上掛上「夠鐘走塑」的橫幅是無疑跟訴求的主題是「風馬牛不相及」。相比2012年的選址,組織選擇在摩天輪重開的日子行動,其位置和日子無疑能提升宣傳訊息的效果。可是,摩天輪的營辦商不是合理的抗議對象,而摩天輪也不是塑膠污染問題的主要成因。換言之,在毫無關聯性的地方以違法達義的手法示威,不但無法引起社會迴響和認同,更會引起公眾反感,弄巧反拙。

綠色和平推算全港麥當勞每天派發近49萬件即棄塑膠產品,平鋪相等於168幢國際金融中心(IFC)的高度。(王潔恩攝)

縱使今次綠色和平的行動已經成了眾矢之的,但我們亦不應忽視該示威背後的訊息。香港雖是個經濟上高度發展的地區,但市民的環保意識卻如發展中國家般滯後。在全球綠色經濟體指數(The Global Green Economy Index)的排名中,香港在50個城市只位列第27名,僅優於墨西哥城(第28名)、約翰內斯堡(第29名),卻遠遠落後於新加坡(第5名)、柏林(第7名)及首爾(第19名)等大城市。再者,按統計處數字顯示,雖然「全面膠袋徵費計劃」已推行超過兩年,惟背心袋入口量卻不跌反升至八年新高,實在令港人情何以堪呢?

雖說環境污染是關乎人類整體福祉的問題,但動輒就以違法達義的手段表達訴求,不單對傳播環保訊息毫無幫助,反過來更有機會失去道德光環,使其原來高尚的理念變成惹人討厭的口號。故此,不論是其他環保組織或倡議團體,應借鑑綠色和平是次的失敗,重新思考應使用甚麼手段達到社會運動目的,避免重蹈覆轍。政府和港人亦不妨在責難違法者的同時,認真看待一下「夠鐘走塑」背後的理念和倡議,才不會把原來溫和的人迫上梁山,走上激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