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觀點】付錢不等於負責 教育規劃豈能外判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每年財政預算案公布之時,政府均會強調他們非常重視教育,聲稱教育開支是最佳投資。此等政治修辭無疑動聽,但實情卻是政府一直以外判思維看待教育,將一些理應由政府統籌策劃的工作交予個別團體負責,以為付足了錢便等於盡了責任。政府一日不改變這種態度,香港的教育還是會問題叢生,諸如生涯規劃、融合教育等美好理念,終究無法落實。

楊潤雄能否一洗教育局過去五年的頹風,令人期待。(林若勤攝)

無可否認,教育一直是政府開支的主要範疇,在2012/13至2017/18年度期間,教育開支逐年遞升,每年平均增幅逾5%,上年度的開支更達786億元。然而,「願意花錢」和「重視」是兩回事,政府對教育事務的慣常做法就是將工作外判予學校或非政府組織處理,這樣的手法恰恰反映其「卸膊」一面。

派錢當「生涯規劃」 不如做好職專教育

「生涯規劃」是官員近年經常掛在口邊的詞語,不論是施政報告抑或財政預算案均有着墨,但具體而言,政府如何幫助青年規劃人生?翻查過往數年的財政預算案,當局的做法包括向職訓局學員發放津貼、成立持續進修基金、資助特定科目的自資學士學位課程、舉辦實習與交流,以及撥款予中學聘請相關人手,或者購買服務。

上述做法看似面面俱圓,但其實政府只是派錢予不同團體便當了事。若政府真的有心助學子做好生涯規劃,應該做的又豈止派錢?舉例來說,政府聲稱重視職專教育(即以前的職業教育),以免埋沒中學生在學術以外的天賦,於是將此重責交予職訓局(法定機構,轄下包括IVE等學院),由之設計不同的先導計劃,吸引學生報讀。但眾所周知,礙於社會風氣,家長一向不傾向讓子女在中學階段報讀職訓局課程;因此,政府將推廣職專教育的責任交予職訓局,然後便置身事外,顯然絕不可取。

事實上,政府在這方面理應大有可為,例如在「主流」中學教育中加入職專教育的元素。現時高中雖設「應用學習科目」(由第三方機構開辦,課程非教育局設計),但該等科目的評核方法與傳統科目不同,只有「表現優異」、「達標」與「不達標」三級,在僱主眼中自然認受性成疑。就此,政府應設法訂定一套具認受性、令人樂意報讀的應用學習課程,這樣才能真正助學生做好生涯規劃。

職訓局自成立以來一直肩負提供職業教育的重責。(資料圖片)

非華語生學不好中文 談何「融合」

融合教育也是政府念茲在茲的理念,而所謂融合,除了指具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例如輕度智障)與「一般」學生共處一校,也可指非華語學生與華語學生一同學習。不管大眾是否接受,客觀的數據告訴我們,包括南亞裔在內的非華語學生人數確實愈來愈多,政府有責任照顧他們的學習需要,尤其要協助他們學習關乎基本謀生能力的中文科。自2014/15學年開始,政府會向錄取十名或以上非華語學生的中學發放津貼,學校可以運用這筆款項幫助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例如增聘專職教師)。

然而,不論是前線教師,抑或關注少數族裔權益的非政府組織,均已多次反映非華語學生最需要的是一套由中央統籌設計的「中國語文第二語言課程」。課程設計是一門專業,政府必須委派專家設計一套適用於全港各級非華語學生的課程,才能照顧學生需要。現在當局讓學校自行設計,美其名是尊重學校自主,實際上卻是卸責。

學習中文對不少居港少數族裔學生或非華語學生來說,是一項大挑戰。(吳煒豪攝)

教育工作講求穩定 臨時教師非長遠之計

又如教師工作壓力問題,早已街知巷聞,而解決之道在於擴大教師編制、增加每校人手,以分擔工作;此舉既解教師個人困境,又能提升教學質素,最終受惠的還是學生。但政府對此番建議一直置若罔聞,認為擴大編制影響深遠、必須審慎而行,只願意發放各式津貼,讓學校聘請臨時人手,結果令新入職教師遑遑不可終日,生怕隨時被裁(編制內的教師卻不易被裁,兩者「飯碗硬度」不一,工作氣氛可想而見),部分無良管理層更沉溺於「靈活」運用津貼,以低薪聘請大量不受編制規管的教學助理,壓榨有志於教育的年輕人。

去年政府宣布全港中小學班師比提升0.1,以一所有30班的學校為例,足可增加三個常額教席,而代價只是36億元經常開支。政府聲稱重視教育,同時擁鉅額財政盈餘,何不進一步提升班師比例,改善業界士氣與教學質素,兼為推廣小班教學作準備?

生涯規劃、融合教育、教師編制,要辦妥這些事情,政府必須作中央統籌、親身參與,萬不能單單交錢予學校或非政府組織代勞;而要做足前文建議,需要的不只是金錢,還要遠見與魄力,這些正正是為官者的必備條件。有為的政府不能只對問題小修小補,或是只想着五年任期內的事務,他們必須畫下一幅宏大的藍圖,訂定長遠之計。若政府不改變「付錢便是負責」的態度,那麼不只教育,還有各項民生難題均得不到長治久安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