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私立大學發展裹足不前 何以發展教育產業?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2018/19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撥款二十五億元,推行第八輪配對補助金計劃,為十間專上教育院校開拓經費來源(包括八大、演藝學院和職訓局)。不過,私立專上教育院校就不列入配對補助金計劃之內。政府過去一直強調要發展教育產業,但既沒有大幅增加資助學位,也沒有發展私立大學之意,「發展」就無從談起。

陳茂波,(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0」的誕生

十年前,時任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於2008年4月公布《專上教育界別檢討第二階段檢討報告》,報告比原定計劃遲了一年才公布,提出了22項改善專上教育的措施,包括將兩項大專學生的資助計劃拉近、撥款1億元以提升教學質素和學生支援等服務等。當時社會關注局方會否增加資助大學銜接學額,以增加大學升學率,但當局拒絕增加資助大學銜接學額。報告解釋,會借助私立大學的發展,滿足學生的升學期望。

十年過去,政府又在私立大專院校發展上有什麼建樹?現時香港只有一間私立大學──香港樹仁大學,樹大於1971年成立,開辦四年制的學士學位課程,經過27年,終於在2006年正式正名為「大學」。換言之,在2008年至今,香港在過去十年都沒有誕生第二間私立大學。

固然,政府的財政儲備有近萬億,大有能力加強資助大學教育。反之,私立院校卻良莠不齊,有部分院校長年收生不足,處於停辦邊緣。但是社會不應以偏概全,漠視一些默默耕耘的私立院校,就像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及「社會工作」去年的收生成績中位數為18分,比起大學入學最低要求的12分(中英文達3級,數學、通識、一科選修科達2級)的高出6分。至於恒生管理學院去年的收生平均成績為17分,比最低標準高出5分,可見這些院校具一定質素。從產業角度還是從私立大學政策角度看來,政府都應向這些較具質素的院校提供適切的支援。

然而,發展私立大學勢在必行。

香港本地學生的大學升學率一直很低,有必要提高以爭加國際競爭力。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在2010年發表《展望香港高等教育體系》,報告提到:「在先進國家中,或許只有德國的(升學)比率較本港為低」,故在2012/13學年增加500個資助大學學額,由14,500個輕微加至15,000個。扣除透過「非聯招」途徑入讀大學的考生(約有2,000至3,000人),實際上供應的學額只有約12,000 至13,000個。以2017/18年為例,一共有12,716個資助大學學額供文憑試考生升讀,而文憑試考生就有61,669人,即是能升讀資助大學的考生只有20.6%,比2012年的18%高兩個百分點,原因主要為考生數目下跌(較2016年減少9.5%、近6500人),並非增加了資助學額。

教資會主席唐家成(中)、 秘書長安禮治(右)及研資局主席華雲生(左)。(林若勤攝)
城大專上學院下年將會首輪推出500個自資學位,予未能被大學錄取而合資格入讀大學的學生。(湯庸皓攝)

另外,現時學位供不應求,以「非聯招」途徑入學的本地學生要面對很大的競爭。本地學生有兩個途徑入大學:考公開試(參加大學聯招)或以「非聯招」途徑直接申請入學,非本地生只能以「非聯招」方式入學。有論者認為香港出生人數和公開試考生人數下跌,故不需要更多學位和大學。不過,早前審計報告發現不少大學超收非本地生,其中有一間大學的中醫藥課程3年間(2012-2015年)超收約20%非本地生;根據教資會數據,科大、港大在有關年度的非本地學生比例,均超過兩成的上限。可見,香港的大學愈來愈受非本地學生歡迎,提高本地、非聯招學生入大學的難度。再者,資助大學的資源來自公帑,應該多用於本地學生,而並非分散資源於非本地生身上;若大力發展私立大學,非本地生既有更多選擇,又能除去「搶奪本地學生資源」的污名。

至於普及高等教育、提升教育水平,就必然導致學位貶值?這是錯誤的想法。香港屬知識型社會,卻不把高等教育普及化,是實在說不過去。提出「學位貶值論」者的理據只有持有學位者平均工資下跌,但忽略了大專教育問題。現時不少高等教育的課程單單強調理論層面,或只強調實用層面(技能訓練),但不能在兩者期間取得平衡,訓練出來的學生大多只是不是欠缺實用技能,就是欠缺理論基礎,也缺乏全人發展,難以投身社會。因此,政府須鼓勵院校設立融合學術理論和實用技能的課程,提升培訓出來的學生的可塑性。更何況,政府在增加大學學位同時,大可壯大本地的高增值產業,增加好工,擴闊學生的出路。

增撥資助予私立院校  加快審核正名申請

在過去七輪的配對補助金計劃中,大多數受惠的院校都是資助大專院校,只有第六輪和第七輪的計劃擴大範圍,納入所有合資格頒授香港本地學位的院校和自資專上院校,包括恒生管理學院、明愛專上學院、東華學院等等。

教授職系更多是資深的年長學者,講師職系更多由年青學者擔任。(視覺中國)

政府除了提供土地及一筆過的補助金予私立大學外,就沒有其他具體的措施幫助私立大學發展。據教協所指,香港要培育一名大學生,每年成本超過20萬元。但以本地私立大學的「名氣」、叫座力,最多只能收取每年6-8萬元的學費,學生未必負擔得起太貴的學費。如果私立院校沒有足夠資源,單靠學費收入維持運作,或會降低教育質素。不少資助大學聘請大量兼職僱員節省開支,遑論私立大專院校。在香港,有不少博士生找不到全職和穩定的教席,無奈地長期以兼職講師身份在各大院校中「流浪」。兼職講師多數沒有固定的辦公室,若要接見學生,須另覓場地,影響教學質素及學生的全人發展。

此外,政府要發展私立大學首要增撥資源予私立大專院校,令院校達至大學水平,繼而就是要加快審議私立大專院校正名大學的機制。 1994年成立的教育學院於2007年首次向政府申請正名,花了9年,教院終於在2016年正名為教育大學,正名之路可謂十分漫長。事實上有不少大專院校都以「正名」為其中一個目標,例如恒管。恒管由2010年部署升格大學,兩年後稱有信心2014年升格為私立大學,但至今仍未得正名。院校固然要達到不同的指標和標準才能成為升格為大學,但政府也有責任簡化或加快審核程序,鼓勵更多私立大專院校急起直追,盡快達至「大學」水平。

總而言之,發展私立大學有助推動教育產業,這是不爭的事實。政府應該增撥更多資助予私立院校,幫助他們達至正名大學的水平,並加快審核私立院校的正名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