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醫生.觀點】流失率再創高峰 何時才願吸納海外醫生?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香港醫療體系人手不足,早已非什麼新聞。社會在討論如何補足醫療人手時,醫學會等醫生團體都指政府應設法改善公院醫生待遇,避免人手不斷流失。近日食物及衛生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顯示,2017年醫管局共有314名全職醫生離職,而2017/18年度的流失率更達5.9%,創近年高峰,更令人擔心公院人手荒的問題。正如「01觀點」多番指出,香港醫生供應不足才是構成現時問題的根本原因,而輸入外地醫生是現時最可行的解決方法。但現時香港吸納外地醫生的政策毫不吸引,若不着力改善,公院人手荒問題只會繼續惡化。

醫管局指,公立醫院全職醫生過去一個年度流失率達5.9%。(資料圖片)

參考報導:公院醫生流失率創新高 流失314名全職醫生 按年多59人

公院逃亡潮根本在於醫生不足

無可否認,現時公院醫生待遇甚差,不單工時長、薪酬比私人醫療系統低,而且要處理行政及跟進病人投訴等非臨床事務。不過,公院醫生工作量過多的結構原因是醫生不足,要解決流失率的問題不應只着眼於待遇,應從宏觀角度思考如何提高香港整體醫生數量。

改善公院醫生待遇,不足以改變流失率趨升的問題。香港醫生與人口比例只有約1.9:1000,不單較內地的2.1:1000低,亦遠比不少先進國家低(一般在3:1000以上),可見醫生荒何其嚴重。正因醫生不足,公院與私院才須互相爭奪「醫生」此有限的人力資源。然而,私院主要服務有經濟能力的市民,公院則面向普羅大眾,兩者「出價」能力的差距不言而喻。其實,私院能接納的醫生也有限,只要香港醫生充足,就能同時滿公、私兩者需求,而不須互相競爭。

公營人手不斷流失,餘下的醫生就要分擔愈多的工作,壓力亦自然更大,令他們更想離開,最終造成惡性循環。說到底,導致流失率高企的最根本原因,就是醫生數量不足。故此,解決公院「逃亡潮」的治本方法,並非漫無目的地要公院與私院惡性爭奪醫生,而是盡快增加醫生數目。

政策難吸外地醫生 有限度註冊制度畸形

訓練醫生需時,此乃人所共知,由入讀醫學院至成為專科醫生至少需13年。要在短時間增加醫生人手,現階段惟有從外地輸入,但現時相關政策嚴重缺乏彈性,難吸引有質素的醫生。外地醫生來港執業,必須通過共三關的執業試,需時以年計。這名義上是保證醫生質素,實際上有質素的醫生很少會願意「從頭做起」應考香港的執業試。報考執業試的醫生大多在內地受訓,可見此制度對其他地區的醫生而言,何其缺乏吸引力。實際上,過去五年平均每年只有40名醫生成功通過執業試正式註冊成醫生,可見政策根本無法吸納海外醫生。

除了執業試,香港亦設「有限度註冊醫生」,用以輸入外地醫生。此制以往是為滿足大學教學和政府特殊需要而設,但近年政府試圖以此吸納外地醫生為廣大市民應診。有限度註冊醫生先由大學及醫管局評估,再經醫委會審批,一旦有爭議則以不記名投票方式解決。此制既沒有指定豁免名單,亦無須考核和面試,雖然放寬執業資格,但變相難以監管,成為制度漏洞,就連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亦反對此制。

就此,香港實可參考新加坡的例子,放寬執業資格,吸引更多外地醫生。政府可以按照各地大學的醫科水平,設立豁免名單,容許有質素保證的醫科畢業生免除執業試來港「有限度執業」,訂明其須在公營醫療體系服務一定年期。在此期間,可由註冊醫生監督,同時觀察外地醫生能否適應本地醫療環境,在一定年期後達標者便能轉為正式註冊醫生。此制度可以提高執業資格的彈性,又能確保外地醫生的水平,平衡質素與吸引力兩個重點。

政府和醫學界均須宏觀地了解公院困局,正視醫療人手不足的問題,才能堵塞公院逃亡潮。在此亦不厭其煩地重申,政府應放寬外地醫生來港執業的政策,為香港醫療人手供應提供一個可能。

延伸閱讀:

醫管局醫生待遇差 難掩醫生不足問題

人手不會從天而降 勿再自欺欺人

假如醫生人手足 為何睇病排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