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民「三點感受」肯定立法會貢獻 推進改善與泛民關係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應邀出席立法會午宴,與51名立法會議員會面,席間充分肯定立法會對香港發展的貢獻。過程中雖然稍有風波,但大體上順利。中聯辦官員與民主派議員能和氣論議,主任以廣東話明言「大家聚埋一齊食餐飯、坐埋一齊傾下計,真係好親切、好開心」,對香港發展有利無害;現時雙方有告別過去五年敵我鬥爭的態勢,更是值得社會大眾支持。

王志民向立法會送兩本書,一本為憲法與基本法合訂本,另一本為《鄧小平論香港問題》。(張浩維攝)

回歸二十年來,不論是港澳辦,還是中聯辦,都一直未找到適合的在港存在方式。不論是廖暉時期的表面蟄伏,還是張曉明時期的事事挑釁,其共通點就是始終視泛民為他者、敵人、無法信賴的對手。政治鬥爭為綱的政策,更在張曉明與梁振英的配合下,嚴重撕裂香港社會。

當然,一隻手掌是拍不響的。回歸以來,比起中共港澳工作系統,泛民主派的政治鬥爭意識同樣不遑多讓。在爭取民主、捍衛自由的道德責任驅使下,泛民往往在與中共打交道的問題上進退失據,更容易得失激進選民。其中,民主黨在2012年政改方案中本着務實態度,與中聯辦深入溝通,竟淪為罪咎,至為顯例。被民粹思想、激進主義脅持下,民主派除了充當議會內反對派外,別無選擇。

中方官員與泛民議員對不上嘴,雙方拉扯而互不退讓,結局就是政治發展寸步不前,經濟民生則積弊日深。社會大眾除了在政治對立中折騰內耗,更見不到結構性的經濟矛盾與不公義,有得以解決的可能。

慶幸的是,泛民近日來有回歸務實議政的趨勢。不論是民主黨以土地房屋問題為主打議題,用力甚多,或是近來三大板塊(民主黨、公民黨、專業議政)派出領袖參加立法會的大灣區考察團,都見到泛民嘗試建立以經濟民生為核心的論政綱領,平衡爭取民權與促進民生,既為民爭義、也為民爭利。這次午宴中,泛民的主要領袖也有參與,民主黨主席胡志偉、公民黨黨魁楊岳橋、專業議政召集人郭榮鏗更與王志民同坐主家席;只有少部分泛民議員仍堅持作政治表態式抗議。與之相反的,是「議會陣線」一貫的意氣用事,後者完全不願溝通的態度,才真正堵塞對話大門。

范國威試圖向王志民送鄧小平畫像,早保安阻止。(張浩維攝)

作為港澳工作系統的前線「將領」,中聯辦主任是否具備足夠的政治識見,與高明的辦事手腕,順住這發展,清楚辨識泛民與激進派、本土派的根本分別,是決定這種有利於國家、有益於香港的和風能否繼續吹下去的關鍵。王志民在午宴致辭中,肯定立法會是依法維護特區憲制秩序、促進和監察政府施政、弘揚愛國愛港精神的重要力量,當中無疑包括了泛民。中聯辦肯定泛民作為管治建制的一部分、促進香港社會發展的力量,無疑是釋出了最大的善意。

雙方要鞏固合作基礎、深化政治互信,最基本的就是不要執着於往對方的底線踩,更不要隨便亂在對方的頭上扣帽子。毋庸諱言,這裏說的就是「港獨」與「自決」的問題。囿於意識形態,特別是自由主義的影響,泛民不可能像建制派般,嚴厲指摘或抨擊港獨派,也難以完全理性冷靜地在大眾傳媒面前否定自決派的主張,但這並不代表泛民就是同意獨立或自決。建制陣營如果在這些問題上迫使泛民表態,甚至把獨立或自決派等帽子逕扣泛民議員頭頂,是最為損害雙方關係的做法。在與泛民的合作中,中聯辦必須充分發揮其政治手腕,在關鍵問題上既求大同,更求大異。王志民這次出席立法會午宴,不說港獨,也不談自決,充分展現了對話的誠意,也展現了十足的領袖識見,有別於部分只懂在敏感議題上「撩架打」的建制人士。

不論是中聯辦或泛民,都應該明白他們的關係依然非常脆弱,但為着香港整體利益着想,他們別無選擇必須鞏固這段關係。說到底,中聯辦不在泛民面前打獨,不代表他們要在香港停止反分裂活動的工作;另一方面,泛民不在中方官員面前故作姿態,也不代表要他們停止爭取民主普選。雙方應該想的是如何增加對話的機會,鞏固會談的成果,而不是因為不必要的意識形態障礙而使大家都無法為香港做實事。香港的建制派更要充分明白到,王志民展現的友善與合作態度,已然昭告香港是時候告別以政治矛盾鬥爭為綱的年代,各方政治人物都是時候為香港社會整體利益而有所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