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自殺常現 大學須加強識別機制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學生自殺情況未見減緩,學校還可以做些甚麼﹖
2012年至今已有71宗學童自殺個案,去年更是創歷年新高,達19宗之多,即平均每20日便有1名學生自殺,自殺率有上升趨勢(見圖1),其中有顯著部分為大專院校學生,佔超過一半,輕生的原因包括人際關係、學業壓力、家庭糾紛等。自殺潮開始後,教育部門及大專院校已開始檢討現有學童情緒輔導政策,期望投放更多人力資源,幫助學童走出陰霾。但是,已有改進仍未臻力之所限,無法協助有需要學生,實須採取更積極態度,面對學生情緒問題。

年輕人自殺率有上升趨勢。(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Centre for Suicide Research and Prevention)

行為有異無關心 大學情緒輔導機制太被動

近日有一名輟學女生疑因健康問題而情緒受困,弒父母再自殺,造成倫常慘劇。死者本為中文大學學生,入學初活潑開朗,積極參與大學與舍堂活動,曾擔任宿生會幹事及參與大合唱、球類活動,奪得不少獎項,後疑因嚴重濕疹造成的情緒問題退學。一個積極參與校園活動的學生突然退學,為何校方不覺可疑、詢問其情況呢?反映大學的情緒輔導政策未盡完善。

現時大學一般採取較消極的情緒輔導政策,依賴有情緒問題的學生主動尋找協助。以中文大學為例。2016年有一半自殺大學生出自中大,故校方亦積極尋找解決方法。現時,中大有不少情緒輔導措施,包括設立24小時情緒支援熱線,亦設有心理健康及輔導中心,有多位心理學家及精神健康急救導師駐守,有需要的同學亦可預約輔導服務,尋求專人協助。同時,中心亦提供全面的輔導活動,包括人際交往、學業等方面,舉行一系列針對常見情緒問題成因的活動。

情緒問題難主動 須靠大學偵察

但是,這些服務依賴同學採取主動,缺少識別潛在情緒病患者的機制。中大報稱在2016年共接獲625宗求助,數字不少,但是近年自殺個案不跌反升,而且自殺學生一般在生前不曾尋求情緒輔導機構協助,反映現行機制未盡能識別情緒病患者。據本地兩所大學研究調查顯示,香港有逾100萬人有情緒病症狀,但只有26%曾尋求協助。一般而言,情緒病患者會感到焦躁、不安,拒絕與別人交往、退縮等,輕度抑鬱者尚且自我封閉,更遑論現有制度要求嚴重至有輕生念頭者主動尋求協助。因此,識別情緒病患者的機制在解決自殺潮問題上十分重要。校方其實可以多留意一些異常數據,例如突然曠課、成績飄忽不定等,以助識別有情緒問題的學生。

情緒病患者生前一般並非毫無先兆。儘管有些徵狀,包括情緒低落、想法悲觀可能只有患者身邊的人才較易發現,但是校方是否可以再走一步,除了投放資源、增設設備輔導有情緒困擾的學生,亦可增設或加強識別機制,而非單單鼓勵大家關心身邊人,自身毫無作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