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皮膚科醫生人手嚴重不足 輸入海外醫生可參考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香港皮膚科醫學院和香港皮膚及性病學會昨日(6月24日)召開記者會,指目前公營醫療體系的皮膚科醫生嚴重不足,促請政府當局調撥資源、增配人手,期望將新症輪候時間由現時的1至3年縮短至一年或以下。近幾年,市民去公立醫院看急症往往要等上數個小時,而看專科就更誇張,動輒數年。釀成今日之困境固然是因為過去香港醫療制度缺乏長遠規劃,但要令港人即時的醫療需求得到適切的保障,投放更多資源是政府不得不考慮的選擇。

兩個皮膚學會指,目前全港有逾五萬人輪候公營醫療的皮膚科服務,全港只有 36名皮膚科專科醫生和培訓中的醫生在公營醫療體系工作,人手嚴重不足。(香港皮膚科醫學院、香港皮膚及性病學會)

香港皮膚及性病學會副會長謝志達表示,目前有超過5萬新症在公營專科門診等待看皮膚科,病人平均輪候需時1至3年。新症大排長龍,而整個公營醫療體系卻僅有36名醫生服務皮膚科。衛生署去年的皮膚科診所求診人次為23.6萬,每名醫生一個早上需看30至40個症。

因歷史分家的緣故,本港現時的皮膚及性病服務主要由衛生署承擔。香港皮膚科醫院院院長梁士琦說,現時只有32名皮膚科醫生在衛生署服務,當中16人正接受專科培訓;至於醫管局皮膚科,暫時只有瑪麗醫院及威爾斯醫院合共有3名醫生,另加一名有限度註冊的港大助理教授。

+3

皮膚病影響情緒 皮膚科醫生紛紛求去

皮膚病對病人的影響實在可大可小。有皮膚科醫生指,研究顯示3成濕疹患者受情緒困擾,感到抑鬱、自卑或焦慮。早前屯門有一名女子弒殺雙親后而後自盡,該名女子在其遺書裡面便提到自己是因長期受濕疹困擾而尋死。皮膚病經常被人忽略,但其實80%的人一生中都曾患過皮膚病,而皮膚病不僅會帶來嚴重的情緒及心理問題,進而影響日常生活,更有機會令人喪失自信心及工作能力。

皮膚科對於公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公營醫療系統內的皮膚科不單止人手不足,更面臨流失率高企的問題。早前衛生署書面回覆本年度立法會議員就財政預算案提問,衛生署解釋現時新症診治率(約30%)遠低於目標(90%)是因為皮膚科醫生流失率高企。香港皮膚科醫學院前院長陳衍里昨日於記者會亦提到同樣的問題,他指全港僅有兩名皮膚科顧問醫生,醫管局與衛生署則多年來都沒有設立晉升階梯,以致於專科醫生紛紛求去。

皮膚科醫生流失或許與公營醫療系統晉升制度有關,但亦有不少人士認為皮膚科醫生是選擇向更加有利可圖的私人美容行業進軍。無論如何,公營醫療系統人手不足是無需爭辯的事實。當局固然應提升待遇並改善晉升制度以挽留現有醫護人員,但更加根本的應是增加新的醫護人手。兩大皮膚科醫生組織認為每個醫管局聯網最少要有1名專科醫生,而整體人手則起碼都要提升1倍。

輸入海外醫生可解困 新加坡模式可借鑒

醫護人手不足非為皮膚科所獨有。事實上,公立醫院內幾乎每個部門皆面臨同樣的問題。香港當然應該增設醫學院學額、培訓本地醫生,這既能夠在中長期改善醫護人手短缺,亦能為更多年輕人提供更好的就業機會。然而,以香港現時的輪候情況,培訓本地醫生實屬「遠水難救近火」。特別是專科醫生,整套培訓最快都要13年才能夠完成。

但對於病患和家屬來說,時間就是生命,等待的分分秒秒都是煎熬。「01觀點」早前一再倡議,要解決目下醫療體系的「人手荒」,輸入海外醫生是無可迴避的問題。

梁家騮指,醫委會對海外醫生註冊的審核並無既定準則。(葉鈞頌攝)

針對過去坊間對此建議引發的質疑,在此有兩點要澄清。第一,輸入海外醫生並不等於輸入內地醫生;第二,並非所有內地醫生都如坊間所描繪的那般負面。在引入海外醫生時,政府當局可以扮演評估、審批及監察的角色。以新加坡行之有效的做法為例,新加坡的醫委會向全球150家醫學院畢業的醫生招手,允許他們在當地作有條件註冊,讓他們在指定的醫院提供服務及接受培訓,若表現理想便可以申請正式註冊執業。

面臨醫生不足的問題,新加坡積極放寬輸入海外醫生的限制。從2006年至2016年,新加坡的醫生人數由6,931增至12,967人,升幅高達87%,而當中更有43%的醫生屬於外地受訓。在輸入海外醫生這件事上,香港的醫學界也應學一學新加坡。而就算不提新加坡,香港自身其實都有輸入海外醫生的舊例可循。在九七前,香港亦向其他英聯邦屬地輸入海外醫生,何解今日對輸入海外醫生變得如此避諱,實在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