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錯隊友 湯家驊只會離社會愈來愈遠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頓成眾矢之的,行政會議成員、民主思路召集人湯家驊大概正深感苦惱。不過,相信也沒有人會質疑他的抗壓能力。只是我們必須提醒,這次針對他的言論風波有別過往。昔日多是民粹作祟,今次湯大狀卻真的說了一句不容於天下的錯話——「我諗無人會想將香港打造成一個公屋城市」。

民主思路昨日(1日)召開記者會,召集人湯家驊批評,現時公眾過度集中討論如何增建公屋。(資料圖片/陳百灝攝)

理性者不容這句說話,是他有顛倒事實之嫌,更有無風起浪之實。翻查過去數年的報章資料,「公屋城市」這個名詞極其罕見,更鮮聞有人認真討論要把香港建成一個公屋城市。這就像是連串撕裂社會鬧劇的始端:唯恐天下不亂地搬出本來不存在的偽命題,裝上一個欠缺清晰定義、內涵的名詞,伺窺社會大眾的痛點,然後狠狠地捅下去。激起爭議,引起恐慌,撕裂有殼及無殼「蝸牛」,這為了什麼?如果湯家驊本無此意,應盡早爽脆收回言論,不應再作多餘辯解。

對於不能純粹理性思考房屋供需的市民——也就是活在水深火熱的劏房、籠屋、板間房等惡劣居所的貧苦大眾,這話更是「難聽過粗口」。公屋輪候冊上有積壓逾27萬宗申請——苦待5年也未必得見曙光;21萬人屈居於劏房之中,每月含淚「上貢」微薄收入中的大宗份額予業主。他們有要求把香港建成公屋城市嗎?沒有啊,他們只是要求政府履行治理責任,提供合理的保障性房屋,協助他們擺脫被資本嚴重扭曲的私營市場折磨而已。把這麼合乎人權、切於情理的訴求,誇大成「將香港打造成一個公屋城市」,有必要嗎?湯家驊在這裏欠貧苦大眾情感需要上的道歉。

公營市場從來不是私營市場的天敵。大量增建公屋,從而允許不想參與私營市場投資或投機買賣的市民入住公營租、售房屋的「選擇權」,同時適當監管私人市場,使其穩健發展,是真正的宏大願景。從這角度,若然政府說要把香港打造成一個「公屋主導城市」,相信不會有尚能顧及公義的市民反對。

民主思路中唯私樓是尚的專家不可能承認這點,自然會簡單地指摘土地供應專責小組過份聚焦公屋問題,沒有讓公眾聚焦在一個清晰的目標或願景——當然,土地供關注的也不只是公屋,如此打稻草人是否嚴謹研究態度,大教授自是心知肚明。但他們是否能說出另一個所以然?微觀層面,湯家驊說了一句,「同時應考慮人均居住面積的改善,社區配套設施的建設及供經濟發展的土地發展」。這句說話本質上不可能有錯,但絕不是對急症下猛藥。《香港01》也在積極從細節技術上提倡制定最小居住面積。但這只是手段,不是願景。我們在系列倡議中提出的願景是達至適足居住權,衡量指標則是構成合理的公私營租售市場——最小居住面積只是其中一個細項,根本一着在於穩定合理供應。這是本末枝節之分。

至於說到大灣區及城市總規這樣高的層次去,要求平衡長遠規劃及當下急需,同樣也是不會有錯,更是有為政府須正視的問題。但關鍵還是在輕重之別——相對於解決「冇樓住」的問題——也就是要打破黃子華所說的「牛頓第八定律」,「住好啲」會是更重要的願景?打破欠缺總規思維的積弊,要比救民於危旦更迫切?縱使多有道理,大眾輿論只會視之為「何不食肉糜」啊。解決長遠規劃及當下急需,實在毋須硬置在二元對立面上,可以兩者兼顧而讓急者先行。

至於其他所謂的願景,也不過是拾政府牙慧。民主思路說要發展「東大嶼都會」,政府在《2030+》的公眾參與文件中說法詳盡(且先不論對錯),要說兩者分別,重點大概不過是增加填海面積。但民主思路可能忘記的是,按現時規劃進度,東大嶼都會要發揮影響,恐怕要到2040年代。是否把取近水的成果努力,都集中到救遠火之上,才算有遠見?又借民主思路的話,「東大嶼都會必須配備基建及運輸設施,連接港島區、大嶼山,甚至大灣區」,既然知道大灣區的重要性,那麼要在東大嶼建個原都會區的擴張區域,而不知在空間布局上尋求針對性、破格局部署,是哪門子的遠見?

再回到房屋問題,我們不妨借用陳豪在《誇世代》金句:「好地地唔得嘅?」本來民主思路強調「起公屋係重要」、「絕對應將公私建屋比例提高至七三比」,就是「好地地」的建議,也是湯家驊本來應該集中論述的重點。可惜的是,受到長年只知強聒房屋增值致富價值,卻不願談其使民安居作用的「專家」影響,「好地地唔得嘅?」地說出一句萬不該說的話。湯本是新界東的民選議員,在這個公屋密集的區域扎根多年,不可能不知公屋的社會作用何其巨大。今日口出誕言,是否受身邊智囊影響,大概顯而易見。他也該是時候反思身邊該留下哪些同路人,才算明智抉擇——見賢固然足以思齊,近愚也終會害智。說遠點,若然不能思民所思,解民所難,那湯家驊留在行會也沒有意思了。跟着某些大教授離地十萬尺指點江山,不也就好了?

可見,身邊放什麼人,對從政者而言實是大哉問。答錯了,就容易惹蟻上身,不但為民所厭,立論也難見真知。林鄭顯然也須慎思這問題。東一句公私營合作,西一句加快農地轉換用途,再一句把窮人拋去大灣區,光聽怪論都夠忙了,還哪能聽得進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