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靚菜得來不易 天災後農民補助杯水車薪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隨着有機農產品興起,加上部分本地農產品的質素確實較好,本地貨近年慢慢奪回被輸港農產品壟斷的蔬果市場。但每逢天災暴雨,本地農民都損失慘重,多年心血毀於一旦,影響本地農業的經營環境。漁護署向來會對農民發放緊急補助金,以助農民復耕,但補助金的金額不足以彌補損失,申請資格與損失評估的涵蓋面亦不全面,部分農作物被剔除於政策之外。署方應參考台灣做法,為補助金訂立較彈性的規條,金額以全年成本的百分比作計算,並定期檢討現行保障範圍和損失評估機制,幫助農民恢復生產和減少損失。

本地農業只佔香港GDP的不足1%,而大部分農產品均由內地供港,看起來,本地農業已成夕陽行業,但其實香港農業近年仍有發展之勢。本地農產品在食物安全和新鮮程度方面佔優,一直是不少市民的首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有機資源中心調查發現,81%受訪者表示在可以選擇的前提下,傾向避免選購內地進口蔬菜而選擇本地菜。而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年報,2016年本地農業生產總值為10億4500萬元,比起2009年增加近90%,每日平均生產蔬菜39公噸。加上近年有機蔬菜興起,愈來愈多人喜歡選購本地蔬菜;今年更有80後創辦網上農墟市集平台,和本地農民合作,主打本地農產品即日收割和送到客人手上。

無論如何,對農民來說,他們收入依然是「聽天由命」。上月29日紅色暴雨警告懸掛期間,北區曾錄得超過300毫米雨量。天雨對市民最直接的影響可能是假期和菜價,但在新界,300公頃的農地受豪雨影響,淪為澤國。有園主近2,500磅的龍眼報銷,亦有農民所有的農耕機器被水淹沒浸壞,損失慘重。天然災害雖然不能避免,但復耕上的困難和連續的嚴重損失可能會影響農民的生計和發展規模。在近年本地農業發展的同時,究竟政府可如何減低本地農民遇上惡劣天氣後的損失?

漁護署補助金杯水車薪 無助改變血本無歸困境

漁護署透過緊急救援基金向農民發放補助金,以減少農民在惡劣天氣損失和協助復耕,但補助金其實只是杯水車薪。翻查漁護署年報,2016至2017年間該署向2,429名因颱風或豪雨導致農作物受損的農戶發放了約819萬元緊急援助金,即平均每人只有3,372元,因為補助金只旨在幫助農民復耕而不是賠償農作物損失。不過,補助金額對補貼復耕所需的成本也是不足。根據申請細則,蔬菜及其他農作物最多每斗種地(1斗種等於674.5平方米)獲賠1,870元,可申請6斗種最高獲11,220元,但單單一次風災已令菠菜農損失約40,000元,還沒計算農具損毀的損失,可見補助金額遠低於農夫的損失,立法會漁農界亦批評金額可能僅能補助種子和肥料費用。

在申請細則方面,緊急救援基金的農作物補助適用範圍並不清晰,例如農作物補助範圍並不包括果樹,卻包括木瓜,準則成疑。此外,補助金取決於農地面積和損毀範圍,而缺乏對農作物價值的評估,並不現實。另外亦有農夫表示,漁護署人員在實地視察確認損失時,有時會質疑作物產量和農地面積,顯示評估方法缺乏清晰指引。天然災害發生後的一段時間,農夫很可能完全沒有收入,而實際上能夠取得最高補償的農夫亦不多,因此補助金可謂杯水車薪。

農田被淹浸。(村民提供)
其餘己浸死的菜心、芥蘭等,被連根拔起,堆到一旁作肥料。(陳焯煇攝)

 

靈活調整補助制度 令補助真正減低農民損失

農業是受天然災害影響最大的產業之一,在全球暖化的影響下,香港的惡劣天氣出現次數將會愈益頻繁;愈來愈多農地用作發展房屋及其他用途,土地喪失了天然的吸水及排洪功能,水患將會愈來愈嚴重。政府除了應加強對現行硬件配套的支援,例如改善鄉村排洪系統和進行渠務工程外,幫助農民減少損失和加快復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有評論指香港可參考美國、日本等國,由政府利用財務誘因鼓勵保險公司推出農業保險,以及對農戶提供保費補貼,降低農產品因天然災害而虧損的風險。但是,農業保險風險大、賠償高,保險業不願開展計劃,而有部分國家的投保率亦偏低,成效不彰;況且香港農業人數偏低,農業保險集資困難,風險亦會更高。

反觀同樣經常受天雨颱風侵襲的台灣,當地政府實行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制度,補助金的計算會考慮作物的成本和市場價值,然後訂定一個補償百分比。香港在制訂有關補助政策時,也可參考這套做法,以新界本地農業協會主席黃七娣租用的十畝地為例,她當時栽種的西瓜田將近收成,但在傾盆大雨下西瓜全部浸爛,以批發價每斤16元計,連同被浸壞的菜田及粟米等,估計損失總值約30萬元。如以現行補助制度計算,她最多只能穫賠補助金上限,即11,220元; 但如果改為考慮各種生產成本和作物市場價格,其所能獲得的補償必定比現行機制高。

當局也應檢討保障範圍,擴充至其他常耕的作物。這樣,補助金政策才能發揮真正的支援作用,支持農民回復正常生產和維持生計,實實在在地支持本地僅有的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