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大水浸】農夫可申請援助金 種木瓜有得賠種龍眼無得賠

撰文:李智智
出版:更新:

新界近日暴雨連場,多區頓成澤國,除了不少郊區村民家財盡失外,望天打卦的農夫辛苦耕耘的「血汗」亦化為烏有。為解農夫燃眉之急,漁農自然護理署宣布將透過緊急救援基金發放援助金,農夫今日起可向署方登記。惟原來當中補助範圍申請條件並不包括果樹,有龍眼農夫稱,「等待多年的心血收成一夜報銷,打擊沉重」,寄望政府考慮擴大補助範圍。

漁護署昨經網頁貼文稱,新界大約300公頃農地受到連日豪雨影響,農作物損失慘重。若因豪雨影響而導致嚴重損失的農友,可由今日起至9月10日向漁護署登記申請緊急救援基金,署方會按照機制發放適當援助金,減少農友損失,盡快恢復耕種。

記者以市民身分致電漁護署查詢,署方稱,申請者需到位於元朗大橋街市元朗政府合署5樓的漁護署元朗農業推廣辦事處,提交身分證文件及副本,並填寫申請表格,列明地址、農作物損失程度。署方事後會致電申請者作進一步了解和核實損失情況。援助金預計需一個多月才會發放,金額視乎實際農作物損失程度而定。

惟該署方人員稱,是次援助金的農作物補助範圍,只集中於蔬菜類別,並不包括果樹,如蘋果、龍眼和荔枝等,但木瓜卻受補助。記者事後再向漁護署了解,暫未獲回覆。

潘媽媽果園所栽種的龍眼經連日豪雨損失慘重。(受訪者提供)

元朗「潘媽媽果園」園主的女兒Isabel稱,連月來天氣不穩,估計近2500磅的龍眼報銷,損失慘重。她稱,雖然知悉援助金的農作物補助範圍並不包括果樹,仍希望嘗試申請,同時亦為園中其他蔬菜損失,申請援助。

Isabel認為,果樹不列入援助金的農作物補助範圍不公平。她解釋,種植果樹一般需等3年以上才有收成,農夫難以承受突如其來的損失,「故更需要補助,添置種子和肥料」,否則難以延續生計,認為「所有落地種植的農作物都應獲補助」。

她又透露過往亦曾多次申請援助金,對上一次則是去年因颱風「天鴿」,申請蔬菜的損失補助,獲發金額平均不足4000元,笑言「有好過無」。她稱,過往申請一般等待一個月,程序不算繁複。

元朗「潘媽媽果園」的龍眼過去多次因天雨不穩「告急」。(受訪者提供)

據漁護署資料,「緊急救援基金」是根據《緊急救援基金條例》(香港法例第1103章)的規定而設立的信託基金,目的提供經濟援助給因火災、水災、暴風雨、山泥傾瀉、颱風及其他天然災害,而需要緊急救援的人士,而署方主要負責發放緊急救援基金的漁農業補助金,為損失農作物、禽畜和養魚的復業補助,強調並非用作賠償。

至於發放的金額,就蔬菜及其他農作物,每斗種(7,260平方呎)的損失可獲1,870元(包括購買土壤改良劑的220元及僱用額外勞工的446元),最高可達11,220元(6斗種)。

漁護署執行漁農業補助金有一定指引,通常只有「真正小本經營的全職農民」,才會獲得考慮。大規模經營或高收入的農民,除非陷入極度困境,否則不符合領取補助金的資格。如申請人至少有一半收入並非來自務農,或整個農場的損毀程度少於三分之一,便不會獲批申請。

(資料來源:漁農自然護理署緊急救援基金執行指引)

漁護署回覆《香港01》時只稱每次風災或豪雨等自然災害過後,會派員巡查農區,至於補助的農作物範圍,就要視乎實地視察情況才能評定。若農作物大面積受災,損毁程度普遍達三分之一以上,該署會按既定指引啟動緊急救援基金的發放程序。上一次發放援助金為2017年8月受颱風「天鴿」影響而導致的農作物損失。

署方亦透露,日前已完成巡查各大農區,今日截至下午3時,共接獲360份申請,將派員進行實地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