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測愈多成績愈好? 拔萃、聖保羅等11間小學每年考測五次或以上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小學概覽2018》顯示至少11間小學每年考試及測驗5次或以上,頻密的考測可能為師生帶來沉重壓力,影響學童身心健康。小學可考慮以其他較輕鬆的評估形式取代考測,節省其耗費的課時及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習。

據本周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在互聯網上發布的《小學概覽2018》,小學的考試及測驗頻密,至少七間小學於一個學年間進行六次學期考試及測驗,四間則進行五次,其餘大部分小學的考試及測驗次數維持在三至四次。雖然部分學校於低小不設考測,每所學校的運作模式不一,但從總體數字而言,情況仍然值得關注。

《小學概覽2018》顯示的部分學校全年全科考試及測驗次數。

教育局於2015發布通告《家課與測驗指引─不操不忙 有效學習》, 指出學校測驗的目的主要有二:學生在測驗的表現可具體顯示他們的長處和需要改善的地方;教師利用所得的資料進行回饋,鼓勵學生自我檢討,並定出更切合學生能力和需要的教學計劃,以加強學習效能。另外,通告提出在測驗的安排上,各校校長應考慮測驗的目的、次數和測驗範圍及嚴格控制每周及每日所施行的測驗次數,更建議減少測驗次數,避免因測驗而給學生帶來不必要的壓力。同時強調測驗是評估方式的一種,必須與其他評估活動配合,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表現。

然而通告已發布三年,仍有小學要求學生進行大量學期測驗,考試次數頻密。回顧測驗的兩大目的,測驗是否次數越多便越能反映學生的優劣? 測驗的數量對於教師進行教學回饋又有多大幫助?

考測固然可助學生溫習所學、適應公開考試,但過量的操練會為學生帶來壓力。2017年有社區中心於開學期間進行的學童身心健康調查顯示,30.4%中小學生對開學感到擔心,過半數受訪者最擔心是考試壓力,當中21.3%初小學生表示感到壓力時會呼吸困難、覺得恐懼害怕。對小學階段的學童而言,培養學習興趣與身心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考測宜維持在適量水平,並發展多元化的學習模式。有小學校長指出,每次考試便會失去約三周的教學時間,不能於考試期間布置功課,亦要給老師改卷的空間。因此,減少考試而騰出的課堂時間及資源,如可有效運用,如帶學生到校外或境外學習,同樣有助增長學童知識。

再者,過量的測驗可能會對教學的質素構成一定影響,教師忙於出考題、改試卷、試後評估等,除了無法將時間分配於課堂教學,工時過長更可能導致壓力過高與情緒受困。教育工作者聯會於2016年以問卷訪問五百多名小學在職教師,當中一成四受訪老師每周需工作最少71小時,八成老師工作超過50小時,部分回家後還要處理學校事務,超過8成半感到工作壓力大。有關密集測驗與學生成績關係的研究結果顯示,測驗對提升學生的能力和成績有一定的好處,唯重點是教師能於每次測驗後與同學加以討論、講解,比起次數,考測更應注重質素,認為應以增加同學對課文的認識和理解為軸心,避免學生只顧死記硬背。

羅致光指,希望每一位同學都將會有一個愉快學習與成長的學年。(資料圖片)

教育局的通告表明測驗須與其他評估活動配合,考測並非唯一的學習評估方式。學校可考慮採納其他形式的評估去達到相同的效果,例如透過課堂討論、功課練習、日常生活表現等反映學生的學業進度。即使是傳統的測驗,也可以更輕鬆的方式進行,創校至今34年的浸信會天虹小學每年有兩次考試及一次測驗,但以紙筆考試只佔總成績的八成分數,剩下兩成屬於輕鬆的活動式進展性評估。而基督教宣道會宣基小學(坪石)則在小一、小二的課程中不設總結性測考,只運用進展性評估讓學生、家長及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進程,成績表以貼紙數量表示學習水平,雖然該校為是俗稱「短命小學」的有時限性資助小學,但其彈性考測模式減輕教師、家長及學生的壓力,值得參考。

在調節學校的考測數量之餘,家長須釐清測驗、考試的成績與學生能力的關係,考試並非斷定學生能力的唯一指標,家長不宜為成績過份緊張,學習並非為了追趕考試成績,考試只是其中一項幫助改善學生學習效能的工具。學校及家長應了解測驗、考試的本質,將重點放在改善學生的學習效能上,否則只會本末倒置,小學教育應確保學童能愉快學習、健康成長。

Kay指除了能力,小孩的情緒也會影響分數,如考試當天小孩心情不好,自然會影響分數,但這分數並不代表小孩不懂或較笨,因此單看分數沒甚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