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三大挑戰 還看政府減廢決心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拖延多年的垃圾徵費終於有期。環境局將於本月14日向立法會提交草案,期望2020年底落實都市固體廢物徵費。
社會主流認同垃圾徵費,惟對實際執行不無憂慮,箇中挑戰值得局長黃錦星正視。更何況垃圾徵費只是手段之一,要真正環保減廢,政府必須一改「佛系」作風,議而有決地落實多項措施。

環境局10月31日公布垃圾徵費方案,將分「按戶按袋」及「按重量」兩種模式。(資料圖片/江智騫攝)

多年以來,垃圾徵費只聞樓梯響,不少人左盼右望仍未見政府提交法案。至上周三(10月31日),環保局公布按袋徵費計劃,但社會關注已久的執行問題,似乎未見圓滿答案。在徵費計劃下,住戶必須購買指定垃圾袋,方能棄置垃圾。但以公屋屋邨為例,住戶只會在每層的垃圾桶棄置垃圾,難以監管他們投進去的是否指定垃圾袋。再者,亦有私人屋苑採用垃圾槽,住戶要將非指定垃圾袋送走,更是輕易。

這個困難,環保局不是不知道,局方報告指出紐約等城市的住宅亦是多層大廈,難以執行按量收費,所以沒有推行計劃。對於這點,局長黃錦星強調,1,500元的違例罰款具阻嚇作用,局方亦考慮開發手機舉報程式。不過,只要監管存有漏洞,市民認為自己不會給逮個正着,1,500元罰款亦未必見效。

垃圾徵費後,市民必須購買官方指定垃圾袋棄置家居廢物,違例罰款1,500元。(資料圖片)

減廢不能單靠垃圾徵費

同樣用錢未必能解決問題的,還有第二個挑戰——減廢。收費始終是手段,政策目標是減少廢物,但定價面對兩難局面。若然太貴,將令基層市民百上加斤;若然便宜,那便不痛不癢,未足以令市民刻意減廢。正如徵收膠袋稅後,有數據顯示膠袋使用量回升,反映民眾已消化新增成本,沒有改變行為習慣。

所以,政府若要實現早前定立的願景,在2022年將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減少四成,單靠垃圾徵費肯定不足成事。在廢物處置的理念上,棄置應該是最後手段,若能回收的就應該回收。但眾所周知,社會目前尚未培養廢物回收的習慣,部分原因在於不夠便利,例如大廈通常只在大堂設置分類回收箱,住戶遂取近捨遠。此外,本港剩食問題嚴重,都市固體廢物中的最大來源是廚餘,佔整體棄置量三成多。但由家居以至食肆,廚餘回收都遠遠未達普及。

事實上,多管政策乃相輔相成。以食肆為例,垃圾徵費計劃生效後,他們棄置剩食也要按重量付費,若然政府提供免費或非常便宜的廚餘回收服務,商戶自然樂意參與。要透過政策改變行為習慣,單靠收費和罰款往往不足以成事,還須考慮選項比較、框架效應等心理因素。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在10月31日公布垃圾徵費,被問及執法困難等多條問題。(林若勤攝)

多項措施欠時間表

再者,要垃圾徵費達到減廢目標,政府還有第三個挑戰:「佛系」習慣。局方提交給立法會的文件雖然指出,下一步會從加強廢物分類、回收廚餘等多方面着手,務求減少廢棄物,但多數流於「討論」、「研究」、「先導」等層面,似乎在重蹈覆轍,將推動垃圾徵費的緩慢速度應用於其他減廢政策。

舉例而言,芬蘭、瑞典等國家早已廣設逆向自動售貨機,以贈款鼓勵民眾回收膠樽,香港社會有聲音要求效法。環保局的文件雖然承認這種做法已在多個城市廣泛使用,並具體指出可在容器上附條碼,由回收機掃描識別後,向合資格者提供退款,但局方卻沒有任何時間表,只謂要先推行先導計劃並檢討成效,再作打算。在廚餘方面,環保局承諾推出工商業廚餘先導計劃,但亦要再視乎經驗和廚餘處理回收中心的發展進程,對於何時才能落實全面廚餘收集,文件隻字未提。

在公布垃圾徵費後,局長黃錦星被問及其他更廣泛的減廢政策,他多次以「教育先行」和「加強宣傳」來回答。例如塑膠回收,他只謂「初步的想法是用三區為先,細節會容後公布」,甚至2020年能否通過方案、落實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他都說「言之尚早」。由此可見,政府的減廢計劃縱有路線圖,卻未見時間表,社會難免憂慮各項措施將會議而不決。

環保理念固然要潛移默化、假以時日,但速度緩急,卻端賴政府能否引導民眾培養減廢習慣。更何況香港堆填區已見飽和,垃圾棄置問題迫在眉睫,政府更應該改變「佛系」作風,快步帶領社會減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