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總高層管理混亂 鳳凰展翅還望架構重組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爐,當中指明推動灣區體育產業發展,打造一系列國際性、區域性賽事,香港足運歷史悠久,可望藉灣區規劃更上一層樓。不過,能否把握機遇,還看領導者的能力。自港府於2011實施「鳳凰計劃」,香港足總從此每年獲巨額資助,惟足總高層頻頻出現行政及管理混亂的情況,窒礙港足發展。由此看來,足總高層架構必須改革,方能帶領本地足運踏上重生之路。

自2011年起,港府先後推行「鳳凰計劃」及「五年策略計劃」,每年撥款上千萬予足總,用以提高本地足球水平。撥款的主要用途,正是聘請行政總裁、主教練、技術總監等,以改善足總的行政能力及球隊的技術水平,惟過去計劃多項指標均未能「合格」之餘,近期更有多名足總高層在任期結束前提早離任,顯示足總在運作、管理以至於公帑運用上均未能盡善。

事實上,足總管理混亂久受批評。最為人熱議的,當然是去年港足選帥風波。足總去年九月宣布任命加利韋特為港足代表隊主帥,惟當時前足總董事梁芷珊極力批評,質疑招聘過程毫無程序可言,懷疑足總早已決定任命韋特;同時有媒體發現,時任足總行政總裁薛基輔疑在董事會討論主帥任命之先,已決意邀請韋特作新主帥,並發電郵附上擬定合約;梁芷珊因此提早離任其足總董事職位。根據民政事務局於立法會的書面回覆,足總董事會亦承認招聘工作未盡完善,並將檢討現行的招聘政策和程序。

港足主教練加利韋特(右)今年9月初履新,隨即被指其招聘程序不公。(資料圖片)

諷刺的是,韋特上任三個月後決定辭任港隊主教練一職,另謀高就,令他成為自鳳凰計劃以來,第三位任期未滿一年便離任的外籍足總高層。與前述事件的情況相若,有指前足總行政總裁麥國棟與時任港隊教練摩力克的離任,同樣與足總高層不和有關。以上種種,不獨影響足總,球壇上下亦深受其害,特別是港足代表隊將無所適從、軍心動搖。

【十一・加利韋特的92天白色革命】 誰又會想到,韋特的任期在短短92天就倏然結束。領香港出線至2019東亞錦標賽決賽周後,他在12月10日請辭,事前未跟任何教練團成員或球員交代,其後又走馬上任日乙東京綠茵主教練,加上其後新任菁英發展教練保域斯上任不久即離開、及其他足總教練變動,令人擔憂港隊前景。

足總董事局掌握最高決策權,對於管理混亂自然要負起重責。足總前董事羅傑承最近批評,足總不少董事私務繁忙,不但在日常會議遲到早退,現在會議頻率更由每月一次減至每一個半月一次,實不足處理足總大小事務。如果批評屬實,即在位者不但無心戀戰,甚至不負責任,這一定程度上可解釋足運發展何以裹足不前。

另外,羅傑承指,目前足總董事局由50多名屬會會員投票選出,惟近年董事局成員多由不諳本地足運、甚至未曾入場觀看本地賽事者出任,變相由外行人管內行人。外行人固然不宜被委以過多責任,不過,所謂內行人的參與亦值得深究。

現時羅傑承仍不時進場觀看港超聯。

現行足總董事局由11位成員組成,在會長與主席以外,分別設有「與球會有聯繫」及「與球會無聯繫」的董事席位,前者更多由與本地職業球會有密切關係者擔任。可是,本地職業足運向來被譏為以「老細足球」聞名,意指投資於本地球會的班主影響力過大。舉例說,班主絕對「有權」基於其球會利益,阻止旗下球員出席部分本地代表隊有關的訓練、甚至賽事,故由他們出任足總董事,無疑加劇「老細足球」的不良影響。上述的前任港隊主帥摩力克,正是有傳他未能適應本地足壇生態,黯然離任。

由此看來,足總董事局的架構實在有需要重整。正如羅傑承早前建議,董事局應設下常任名額,邀請更為熟悉本地球壇運作者參與,如退役球員及資深教練等。不過,球會班主及高層的董事席位亦理應調整,以減少利益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