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壓力頻爆煲 輸入海外醫生可解燃眉之急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香港醫護人員壓力爆煲的問題最近引起熱議,情況已去到不能忽視的地步。周二(12日)晚,特首林鄭月娥終於偕同本身是醫生的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與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協會)成員會晤,商討對策。
協會在會晤後發出一份新聞稿,提出不少有益的建議,但沒有觸及更能有效舒緩問題的建議──引入海外醫生,令人遺憾。我們認為,在醫療壓力愈積愈多的情況下,「輸入外勞」可解燃眉之急,不單政府應予考慮,業界亦應鼎力支持。

在新聞稿中,協會批評政府的醫療政策缺乏遠見,例如在沙士後削減2,600多張病床、推出俗稱「肥雞餐」的自願退休計劃、關閉護士學校、削減醫科學額、緊縮醫療開支等,導致惡果陸續浮現。這個醫生組織又批評政府的思維僵化,只顧「節省開支和追逐賬面效率」,醫管局則「架構官僚」和「欠缺靈活」。

這些批評可謂一針見血,當局理應深刻檢討;至於協會提出、有關制定醫護人手比例標準和工時上限,以及推動醫管局精簡架構的建議,亦屬可取。然而,若要進一步舒緩醫療壓力,上述建議似乎未必足夠,當局還應在短期內引入更多海外醫生。

一直以來,部分醫生或許為了維護自身利益,總是搬出諸多理由,堅拒改革現有制度,引入更多外地醫生。雖然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曾在1月底表明,「歡迎任何擁有與本港同等專業資格的海外畢業醫生,遵從現有機制來港,透過有限度註冊,於本港公立醫院免考試執業」,但香港目前的情況表明,「現有機制」根本難以舒緩醫療壓力,來港的海外醫生人數,似乎還有進一步上調空間。

流感高峰期期間,公立醫院迫爆,加劇醫生負擔。(資料圖片)

只要對比新加坡的情況,香港醫生「供不應求」的問題便十分突出:根據新加坡衛生部資料,當地2017年共有13,386名醫生,以新加坡面積為721.5平方公里計,每平方公里約有18.6名醫生,高於香港的12.9名。在「人口對醫生比例」方面,香港和新加坡在每千人當中,分別有1.93和2.39名醫生,香港的數字無疑令人汗顏。

香港在主權移交前曾實行「英聯邦醫生」制度,目前由於「政治正確」,當年的做法自然不易恢復。不過,「醫生來源」的問題其實不難解決──《香港01》曾經提議,政府大可仿效新加坡,設立一張「高質素院校畢業生」豁免名單,只要醫生畢業自名單上的院校,無論他是否來自英聯邦地區,都可來港執業,一切擇優而取。當然,引入海外醫生只是應急之策,長遠而言,港府應大幅增加醫療資源投入,開拓本地醫科生源、培訓和吸納頂尖教授,把香港建設成「醫療城」。假如行有餘力,香港甚至可向外地輸出港產醫生,澤被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