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說話兩卷須革除 中文科改革不宜再拖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中學文憑試中文科卷一及卷二(即能力、寫作能力)周一(4月1日)開考,有關「死亡之卷」的爭議相信會再次發酵。許多有識之士早已批評,中文科考核內容過於繁瑣,其中聆聽、說話兩卷根本沒有存在價值,而有助學生提高文學素養的範文雖已恢復,但由於配套問題,致使教學成效不彰。我們認為當局不應再浪費時間,必須明智地衡量各卷的重要性,調整中文科評核機制。

過去30年,中文科評核機制確實令人眼花瞭亂。例如1992年實施的中國語文及文化科課程,設有實用文寫作、閱讀理解、文化問題、聆聽理解、說話能力,以及課外閱讀五項評核;中學會考方面,2007年改制後,中文科由原先只設閱讀、寫作兩卷,擴充為五卷(閱讀、寫作、聆聽、說話、綜合),儘管當局已在2016年合併聆聽及綜合能力卷,變成現時的四卷,但整體上仍然繁複。

課時壓力大 教師難教好範文

香港人口主要是華裔,中文是本地最多人使用、最能被充分理解的語文。誠然,學生不能只懂讀寫,說話和聆聽能力同樣重要,但由於學生早已在日常生活及課堂上有充足的聽說經驗,因此在文憑試中評核考生的聽、說能力,根本沒有必要。倘若執意評核,只會進一步加劇課時不足的弊病:根據「中國語文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在高中三年課程大約2,500小時總課時當中,中文科只佔310至375小時。在這種局限下,教師為了操練學生的聆聽和說話技巧,相對減少對閱讀、寫作兩卷的投入,導致資源誤用。

中文科評核方法十分繁複,老師和學生都頗有怨言。(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另一方面,就着聆聽、說話兩卷的存廢問題,我們認為必須兼顧「範文」這個因素。為了杜絕死記硬背,當局本已取消範文,想不到卻造成考核內容空泛、師生無從入手的問題。有見及此,當局在2018年文憑試重設12篇範文。按照前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的說法,此舉旨在「加強(學生的)語文積澱和進一步提升語文素養」。

要求學生研讀範文,讓他們了解古典文學之美,無可厚非,但去到執行層面,總是荒腔走板。對學生來說,由於閱讀能力(卷一)僅佔中文科比重的24%,而範文部分又只佔當中的7.2%,難免被視為「雞肋」;對老師來說,聽說讀寫四卷加上校本評核,課程設計過於繁複,加上批改作業須花費大量時間,這些工作無可避免令他們疲於奔命。我們認為,與其任由不理想的情況延續,倒不如直接取消聆聽、說話兩卷,相對調高閱讀卷(包括範文)的佔比,師生兩利。

中文科評核方法繁複,說話和聆聽固然有教學需要,但似無考核必要。(資料圖片)

內地台灣經驗值得仿傚

一些年長人士常常慨嘆,現今的香港學生除了英文不行,中文也不行,情況已去到不得不正視的地步。在相關問題上,中國內地和台灣的經驗頗值得參考。內地高考語文科主要考核學生的讀寫能力,包括現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寫作、文學類文本閱讀,以及實用類文本閱讀;至於台灣,國文(即中文)雖設有「口試評量」,但其課程設置主要是範文和寫作。值得留意的是,台灣當局在範文以外,還要求教師「指導學生選讀文學、文化名著,並要求學生撰寫閱讀報告」,增進學生在文學、國學方面的知識。

還記得在2017年8月,離任在即的考評局秘書長唐創時表示,文憑試的中文科評核可以改善,如參考內地及台灣,集中考核考生的母語閱讀及寫作能力,又指說話和聆聽可以校本評核方式替代。「01觀點」記者年初曾向考評局查詢研究進度,對方竟然回覆說,仍未就有關議題作獨立調查或研究,但政府成立的「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正就中小學課程作整體檢討,預計今年底有初步報告。

站在功利的立場來說,中文在兩岸三地是必不可少的謀生工具;站在道義的立場而言,學好中文是香港人應盡的國民責任。可惜的是,港府對中文科的態度,仍然停留在「檢討」、「研究」的地步。我們認為,教育局必須衡量各卷的重要性,調整中文科評核機制,展現應有的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