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示威抗爭需理性 香港承受不了另一次撕裂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政府宣布「暫緩」修訂《逃犯條例》後,部分市民拒絕收貨。一些示威者發動以政府建制築物為目標的「遊擊戰」,網絡上出現不少批判警方的帖文,社會上亦充斥官民互不信任的氣氛。香港是自由開放的社會,當然容納多元意見,但示威者在表達意見時,必須堅守和平理性原則,拿捏分寸,避免意氣用事。否則,剛剛經歷嚴重撕裂的香港不單無法休養生息,反而會傷上加傷,最終沒有人是贏家,所有人都是輸家。

政府總部、警察總部、稅務大樓、入境事務大樓,以及律政中心等政府建築物,近日接連被示威者圍堵,雖然期間沒有爆發嚴重肢體衝突,但確實干擾了附近交通,對沒有參與示威的市民造成一定滋擾。值得留意的是,警察總部兩度被包圍時,部分示威者用雜物堵塞出入口、向外牆投擲雞蛋,甚至以激光射向總部內的警員。現場有時相當平靜,有時卻群情洶湧,危機一觸即發。這些行為實屬火上加油,不可能對修補社會撕裂帶來正面作用。

+13

同樣令人憂慮的是,自從「6.12」警民衝突以來,無論網絡空間還是現實社會,均是敵意充斥。在當天的衝突中,警方的執法方式為人詬病,示威者對此有所不滿,自然不難理解,但假如因此遷怒警員家人,甚至把他們「起底」,則顯然過了火。類似的敵意,還可見諸於醫護和警員,以及示威者和部分被指「偏頗」的媒體之間。對此,「01觀點」多番強調,政府必須就「6.12」警民衝突,盡快成立具公信力的獨立調查委員,把當天的真相呈現出來,以此作為「大和解」的基礎。

林鄭月娥理應盡快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6月12日的警民衝突。(資料圖片)

在早前兩場大型遊行中,遊行人士以和平有序的方式表達訴求,香港人的質素因而備受國際讚譽。香港的國際形象是全體市民的資產,有不滿的市民大可通過和平方式,繼續向林鄭月娥表達意見,但倘若不知分寸,令示威滲入不理性元素,以致出現過火甚至暴力行為,那無疑應受批評。當然,除了示威者必須自律,警方亦應當保持克制,千萬不能以「受辱」為由,魯莽地與示威者爆發衝突。

自從梁振英下台以來,香港好不容易出現相對平和的局面,林鄭當局粗暴修例,卻毀了這個得來不易的局面,着實令人扼腕。如今港府實際上已終止修例,但它不應當和平表達訴求的市民透明,必須切實回應這些理性聲音,方法包括成立上面提及的獨立調查委員,調查衝突真相,不要讓仇恨漫延,從而達致「大和解」,這才是合乎所有香港人利益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