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爭踏入調整期 示威者須辨清方向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8月5日大罷工,全港多個地點均出現堵路,地鐵一度接近全線停駛。罷工過後政府回應卻未有太大改變,堅拒接受民眾五大訴求。隨後群眾亦如進入一段短暫休整期,8月7日圍堵稅務大樓人數寥落,8月8日海港城「和理非Happy Hour」宣布取消活動。
踏入周末,緊張氣氛重臨,一如過往數周,有市民申請在不個地區遊行。然而與以往不同的是,警方這一次對所有遊行一律反對,僅批准周日在維園集會。這意味着參與遊行要面對法律風險。
種種事態發展顯示,無論是示威者心態還是警方的應對策略,都迎來了調整的時刻。

不同市民原本分別申請本周六(10日)在大埔與黃大仙,以及下周日(11日)在港島東與深水埗遊行,但均遭警方反對,警方僅批出下周日在維園集會的「不反對通知書」,以及個別團體發起集會或遊行,如周六早上的「守護孩子未來」的親子集會及遊行及基督教團體周六晚上舉辦的唱詩活動。

四場遊行遭禁止 示威法律風險增加 

顯而易見,經歷了多場警民衝突後,警方管控示威風險的策略已有變化。過往警方幾次試圖透過限制遊行路線或拒發「不反對通知書」的方式控制秩序,但均無法奏效。但遊行缺乏「不反對通知書」,卻使得自發參與者面對法律風險——根據《公安條例》第245章,參加「未經批准集結」,經循簡易程序定罪,可罰款5,000元及監禁3年;而經循公訴程序定罪,可處監禁5年。

也許有不少示威者仍會堅持上街,甚至可能一如既往展開堵路等「不合作運動」。從大埔與北角警署事先佈置大型水馬及用膠紙封窗等舉措來看,警方也預期可能繼續暴發衝突。然而,「01觀點」早已明確指出,單靠警方履行職責以求維持社會秩序,無法根治由政府失治引發的民怨。擺在眼前的現實是,隨着社會整體承受的代價上升,示威者也要反思如何才能有效表達訴求。

(資料圖片/蔡正邦攝)

民意走向不明朗 運動何去何從

8月5日大罷工當日早上,也有民眾發起「不合作運動」,例如堵塞地鐵閘門、汽車在迴旋處不斷轉圈、設置路障擋路。「被罷工者」有人支持示威人士堵路讓他們名正言順參與罷工,也有人嚴厲批評示威者阻人上班、斷人生計。雖然對這些「不合作」行為的民意走向暫未有全面統計,但清楚可見的,是種種「不合作運動」至今都未見成效。政府未有接受示威者提出的五大訴求,態度未有變軟,而受影響的也只有一眾普通上班族。

隨後幾天,圍堵稅務大樓失敗、海港城行動取消,似乎示威者進入休整,稍為喘息的跡象。話雖如此,但沒有人會天真得以為民怨已經消散。事實是自8月3日「旺角再遊行」起,一連三日的大規模行動不但成效不彰、示威者多人被捕,安然回家的人也會感到疲倦。正如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所言,近日現象並不反映反修例者怨氣消散,只是經歷持續了一段時間的行動後,他們正處於一場思辨當中,想要謀定而後動。示威活動成效未見,官民雙方均在判別民意走向。運動將何去何從,成為一大疑問。

(資料圖片/盧君朗攝)

正如2014年的「鳩嗚」行動象徵佔中示威者失去方向,甚至無以為繼,如今的示威活動雖謂「遍地開花」,但亦失去焦點,容易陷入為了示威而示威的陷阱。從這個角度看,8月5日之後示威者重整態勢,是自然不過之事。他們必須重新評估民意影響,避免示威行動無端製造敵人,令佔社會大多數的「和理非」人士反感。8月5日的單日罷工未見成效,「不合作運動」更令民心動搖。

一方面,示威者不能不重新檢視運動目標,包括要衡量當前政府及社會的取態下,他們爭取什麼訴求。另一方面,他們更要反思當下的抗爭手法。正如「01觀點」早前指出,現今以阻路為主的「不合作運動」,影響的只有普通市民,政府並未受到正面挑戰,甚至給政府口實。反修例者若想體現「不合作運動」的真諦,未來應慎思行動手段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