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幼兒到大專教育 《施政報告》應四管齊下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即將於周三(16日)公布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報告在反修例風波的背景下出爐,教育方面的措施亦成為市民焦點。過去學校教師不足,不同教育資助有待增加,由幼兒到大學的種種教育問題能否得到解決,就視乎林鄭月娥的《施政報告》怎樣對教育着墨。以下的四點建議,未知道如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所言的「不一樣、不因循、不守舊」的《施政報告》能否了市民心願?

(資料圖片)

1、幼兒教育「真.免費」

幼稚園教育計劃實施第三年,教育局早前公布今年幼稚園學費調整結果,全港約有730所幼稚園參加免費幼教計劃, 半日班九成會在今學年免收學費。但是,計劃目前涵蓋金額只足夠支持半日班學費,全日班免費的學校全港僅57間,佔本地幼稚園總數不足一成。

教育局解釋費用「以政府與家長共同承擔為基礎」,對全日、長全日制學費只給予部分資助。然而,考慮到本港家庭父母均需工作,港府應將資助額加大至一般幼稚園的全日、長全日學費,支援本港家庭。

另外,目前部分幼稚園雜費高昂,免費幼稚園變相收費。過去一年有個別學校雜費高達6,000元、茶點價值2,800元、冬夏季校服造價1,200元,不免令市民感到數目「離譜」。政府一來需要在資助同時,監管幼稚園雜費徵收是否合理;其次,政府在適當情況下也應考慮對雜費一併資助,以達至本地幼兒教育真正免費。

(侯彩琳攝)

2、提高中小學班師比

「班師比」意思是「班級教師比例」,指每一班學生可獲編配多少位教師。提高「班師比」,增聘常額教師是教育界多年訴求,但全港中小學的「班師比」自2017年增加0.1後,至今停滯不前。就此,教協建議將「班師比」逐步增加0.3,即小學1:1.8、初中1:2.0及高中1:2.3。

教師每日除了上堂授課,還有許多「非上課」工作有待完成,包括備課、改簿、帶課外活動,以至處理不同科組事宜。以小學目前班師比「1:1.6」計算,即教師一天花費62.5%時間上課之後,餘下只有不足四成「空堂」處理上述工作。提高「班師比」能讓教師有更充裕時間跟進學生進度、處理校務,以保持日常教學質素。

提高班師比除了在職教師受惠,也能將更多合約教師吸納到常額教師之列。合約教師工作性質雖與常額教員相近,但卻長年面對「同工不同酬」問題,教席按年續約,朝不保夕。常額教席增加,能為更多年青教師提供穩定工作環境,學生不必多花時間每年適應新教師。

(資料圖片)

3、增加專上資助學額

每年中學文憑試後,許多學生雖然達到「3322」入大學門檻,但仍然被拒諸學府門外。「01倡議」曾經指出,即使以「3322+22」或「3322+3」為進入大學的能力指標,最近四年平均亦有39%人達標,學士學位每年短缺達5,000個。

一方面,政府不是沒有經濟能力,教育經常及非經常開支加起來才4%,與較發達國家的4.8%相距甚遠。另一方面,知識型經濟需要大學畢業生,而且中學畢業生人數將在2022年後反彈,屆時對學位需求更殷切。政府若然再不檢討資助學額數量,無疑將一眾莘莘學子推向自資課程,令他們債台高築,或令基層學生卻步。

在副學位方面,2019至20學年間本港共提供3萬個副學位學額,但政府資助的只有35%,反而以各種方式間接及複雜地「幫助」學生。例如上周三(9日)政府公布2020/21學年的「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公布資助副學位課程名單,計劃將資助六所專上院校共2,416個學額,然而計劃僅涵蓋部分學科,尚有大量副學位學生未能得到政府資助。又例如2017年,政府向合資格修讀自資學士學位的學生(文憑試取得3322成績),提供每年3萬元免入息審查資助,此舉與交通、房屋政策如出一轍,政府將市民推向資本市場之中,僅提供小修小補式資助,不肯承擔責任。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資料圖片)

4、逐步推展大學免學費

現時不少大學生畢業時欠下政府十數萬元學債,影響他們在就業初起步時的選擇。雖然「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學資處)」有為學生提供「Grant-loan」(資助貸款計劃),但申請程序繁複,又要遞交大量文件、經過嚴格資產審查,反而導致不少有需要的學生卻步,本來應有紓困效果的計劃本末倒置。

大學畢業生月入較往年提高,但大學四年總共約16萬元學費仍然是基層畢業生的重大負擔。學歷通脹下大學生「驕子」變「債仔」,學歷並未帶來巨大財富,畢業後償還學費之餘仍要解決日常生活開支。特區政府坐擁逾萬億元財政儲備,揚言重視青年問題,但卻要莘莘學子面對如此負債情況,實在不能接受。

政府未來應逐步向大學免學費邁進。大學教育並不只是個人對未來投資,而是反映政府對個人的教育權利是否重視,對貧富差距懸殊、向上流動困難是否有解決的意志。許多人囿於教條,視免費教育為開支,而不知此舉能釋放青年經濟能力,同樣能帶來經濟效果。市場有此迷信尚可,但當政府亦如此眼光狹窄,我們又如何期望香港的年輕人能相信自己有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