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叻」與理性求真的距離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港台節目《視點31》周二(5日)邀請藝人陳百祥及杜汶澤論政,成為城中熱話。政見迥異的人士能夠坐而辯論,在當前愈趨暴戾的社會誠為好事,而兩人言論向來突出,坊間事先預料勢必唇槍舌劍,火花四起。二人最終的理性交流不多,事後部分網民認為陳百祥蔑視理性、客觀、求真等精神。但在此資訊爆炸、社會繃緊的世代,我們何嘗不是立場行先、真相排後?與其取笑別人,更須自我警剔不要成為另一個「阿叻」。

邀請藝人論政,或許可看成將政治娛樂化,製造綽頭和傳播效果,討論質素有限應早能預料。但正因兩名藝人通俗,正好反映社會部分人也抱類似視角和態度,始終不失為一面鏡子,讓我們反躬自省。

曾被批評能「獨力改變電視節目質素」的陳百祥,在回應杜汶澤的言論或質問時,有時祭出「我唔知」、「我唔信」等言詞,似乎無意拿出可靠理據駁斥對方。這種態度自然教理性溝通失去意義,無助我們建基於真相來收窄分歧。

陳百祥一身白衣,出席港台節目。(余俊亮攝)

連民調都不可信?

當前「黃絲」和「藍絲」各持己見,客觀數據和事實為理性討論的基礎,但要真正做到這點卻不容易。如杜汶澤以民調結果為例,指有七成人對警隊不存信任,陳百祥卻回應「個啲(民調)喺你信㗎啫,有facts咩?」。現代民調以社會科學及統計學為基礎,透過隨機抽樣等方法,了解社會對於個別議題之看法,誤差能夠只得幾個百分點。對於多數市民之意見,民調結果理應為相對客觀和可靠的事實,我們若輕易對之嗤之以鼻,卻未有提出更可靠的駁論,甚至將應否信納民調結果,還原至個人「信與不信」的立場問題,無疑是放棄求真精神及客觀證據。

明報於十月委托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進行民調,發現有68.8%市民支持大規模重組警隊,不支持的有22%。

此外,陳百祥似乎也蔑視與他政見不合的權威。當杜汶澤指出陳百祥不知上述民調的存在,「阿叻」則強調自己非「唔知」,而是「唔信」,正如「我哋會信戴耀廷、陳文敏佢咃寫啲嘢㗎咩?」,透過質疑這些高學歷人士,暗示民調及其背後的學術機構均不值信任。姑勿論戴耀廷、陳文敏等教授之意見是否可信,由此推出民調不可靠,絕對荒謬。更重要的是,若我們因為政見不合而認為對方不可信,明顯是重視立場之別,而非以是否對確、客觀等原則評論。

毋庸置疑,我們應該質疑權威,但此與不理性地反權威的分別或許只差一線。可惜的是,我們看見社會愈來愈多人不理性地反權威,除了「藍絲」全盤否定那些批評政府或警方的學者或社會賢達之外,「黃絲」也隻字不信政府、警方或親建制人士的言詞。因人廢言的情況嚴重,令社會無以對話,尋求共識。

有圖都冇真相?

當我們對客觀證據及權威不存信任,那憑什麼判斷、詮釋事件?答案亦呼之欲出,就是固有立場甚至偏見。以陳百祥為例,他堅稱721元朗事件乃立法會議員林卓廷帶頭率眾到元朗「搞事」。但其實這說法早被證偽,早於他到元朗站前,已有白衣人在附近一帶襲擊市民。「阿叻」公開引用此例甚至信以為真,反映在「後真相」年代,我們竟然認為查證事實新聞根本毫不重要,只看是否符合其所傾向相信的「事實」。

杜汶澤和陳百祥今日(5日)出席香港電台「視點31」的直播節目《談局勢論民情》。(facebook:「視點31」直播截圖)

值得留意的是,我們往往放棄真相、選擇性接受資訊而不自知,自以為在訴諸客觀證據。比如7月21日白衣人於元朗襲擊市民,不少白衣暴徒明顯手持鐵通般的攻擊性武器,陳百祥卻稱只看見他們持有藤條;10月1日一名示威者胸口中槍,不少報道均顯示他當時持膠管襲擊警員,陳百祥卻堅稱那是鐵通。這提醒了所有「藍絲」和「黃絲」,有圖未必有真相,我們對資料及事實的判斷,容易受先設立場所影響。

毋庸諱言,另一名受邀的藝人杜汶澤亦未見得能理性、有條理地表達意見,只是流於謾罵。但這種「對話」,其實每天正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要麼就是妄顧客觀證據、超譯事實,囿於立場之別無法對事件進行批判、獨立思考;要麼就是意氣用事,憤怒難平,甚至放棄溝通。或許我們根本無法阻止別人放棄理性,但至少我們可以嚴以律己,謹記在社會充滿對立之際,我們所有人均有可能成為「阿叻」或「阿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