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園申百億撥款 政府逆境理財須謹慎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由香港政府全資擁有的海洋公園2018/19年度繼續錄得虧損,虧損更由上年度約2.4億擴大一倍至今年的5.6億元,近日更呼籲員工提早退休及全體職員於下年度凍薪。海洋公園正向政府尋求逾100億元資金擴建救亡,並已提交「全新定位策略發展計劃」建議書,將會排在1月20日在立法會經濟事務發展委員會審議。今年環球經濟受中美貿易戰波動影響,本港經濟備受社會不穩挑戰,百億撥款必然要審慎考慮。

新一輪擴建海洋公園措施能夠聚焦生態、保育主題,有望吸引與以往不同的全新客源。 (資料圖片)

方向與旅遊業轉型相似

「全新定位策略發展計劃」建議書擬向政府尋求逾百億撥款,分三期建及翻新園內設施,包括增設南朗山叢林探險項目、海邊行山棧道、並設置攀石活動、觀光船等。今次擴建計劃方向集中於加強環境保護、生物保育,不同以往增加機動設施、水上樂園等的發展方向。新一輪擴建海洋公園措施能夠聚焦生態、保育主題,有望吸引與以往不同的全新客源。

旅遊業受社會事件打擊後,以往過分依賴內地自由行的發展模式得到重新審視,應為社會樂見。因應旅行社所遇困境,政府去年12月公布推行為期六個月的綠色生活本地旅遊鼓勵計劃,宣布持牌旅行社每接待一名本地旅客前往政府指定的綠色景點,便可獲得100元資助。雖然計劃一出備受社會批抨,質疑向旅行社派錢根本無助長遠發展,但綠色旅遊也的確從自由行的蒙眼巾下,重回政府視野。「生態旅遊」勢成本港旅遊業的發展方向,擴建海洋公園的計劃以「生態旅遊」作為其一方針不無道理。

海洋公園位置擁有先天優勢,亦具後天條件,地理上適合發展生態旅遊。就自然環境而論,公園盤據大半南朗山,沿途能夠遠眺海灣,景色優美。多個行山網站將「南朗山路線」難度定為一至二星,偏近容易,較適合休閒娛樂人士於假日感受自然環境。而就交通配套而言,海洋公園一直有服務大量旅客的經驗,隨南港島線通車後,目前旅客能乘搭巴士、港鐵等公共交通工具方便抵達。不同於其他較為偏僻的郊野公園,由海洋公園發展生態旅遊,旅客交通亦不成阻礙。

一次撥款百億被指進取

然而受壓於本年度經濟狀況,政府財政預算毫不樂觀,正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告所指,本財政年度將出現15年來首次赤字。面對「派錢一萬」的問題時候,陳茂波亦指有關派錢建議,將令政府財赤增加700億元,並反問香港市民能否接受。

而當前環球經濟前景未明、社會關係修復無期,在土地房屋等深層次矛盾極待解決的大前提下,政府一筆過撥款100億投資海洋公園,始終是一筆巨款。社會對海洋公園發展生態旅遊的需求如何,工程進度會否延遲仍屬未知之數。正如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指出,海洋公園過去履歷甚為不濟,例如公園酒店、水上樂園等項目多次延誤。而今次項目發展方向以生態教育為主,項目的「吸客能力」目前依然成疑。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主席鍾國斌亦認為申請「進取」,預料要通過申請「相對很困難」。

海洋公園過去履歷甚為不濟,例如公園酒店、水上樂園等項目多次延誤。(資料圖片)

一方面,比起一筆過撥款逾百億,海洋公園可考慮分階段申請,減低立法會的阻力,視乎工程進度逐步批出款項。海洋公園作為由香港政府全資擁有的主題樂園,在經濟不穩之際向政府申請逾百億撥款,政府在處理上更須小心謹慎。另一方面,海洋公園的入場人次由2014/15年度的740萬持續下跌至2018/19年度的570萬人次,同期由盈轉虧,海洋公園及相關部門均應研究成因何在,方能對症下藥。舉例說,若然入場人次下跌與香港整體旅遊業失色有關,那便不只是擴建園區可解決問題。

投資主題公園以促進業界發展,是應該做及值得做的事。但若以為注資便能簡單解決問題,則未必能用得其所。此點,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實須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