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基本的歷史知識也被拋諸腦後了?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近日,中國歷史教育成為城中熱話。除了有教師弄錯了鴉片戰爭的原因外,亦有初中中史教科書在引導學生評論林則徐虎門銷煙時,稱引用著名漢學家史景遷(Jonathan Dermot Spence)《追尋現代中國》一書的論點,談及林則徐的處理手法沒有顧慮到更深遠的中英貿易問題。

對於教科書的事,專欄作家屈穎妍認為在中學階段引入西方的學術論述是在「混淆視聽」,教育局評議會主席何漢權則擔心國外學說或因翻譯版本問題,或會引導出現錯誤的價值觀,影響學童「從基本的認知產生溫情及敬意」。然而,其實史景遷的《追尋現代中國》一書並無課本引用文段,這相信反映出教科書編寫不慎。另一方面,即使提及西方不同的學術意見,對中史教育又是否不適當?

史學思維的訓練

當然,若涉及較複雜、較多元的觀點,可能較適合高中以上的學習階段。但對歷史的批判和思辨亦有深淺之分,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程度釐定。若然因為怕複雜而簡化中史教學,甚至流於單方面的知識講授,只會淪為填鴨式的死記硬背。而側重背誦的問題,亦正正是香港中史教育常見毛病,以致許多人畢業後逐漸淡忘所背記過的資料時,對中史認識所知甚微。相反,若然學生在中學已接受史學思維的訓練,當他們日後遇到如鴉片戰爭的議題時,也會較自然地從多角度思考,較不會犯上低階錯誤。

可惜的是,基於種種原因,不少人削足適履,反而主張背誦。以林則徐銷煙的教導為例,如屈穎妍認為中小學生並不具備學習批判思考的能力,擔心反面論述或會影響學童的國族認同,主張只學習一些歷史定論。何漢權則擔心翻譯版本有誤而傳授了錯誤的史觀。

(資料圖片)

歷史的開拓空間廣闊

其實鴉片戰爭的原因也不是單一的。不少西方學者強調遠因,即從貿易的影響出發,關注貿易市場的形成的論述。而中國學者則較多聚焦於近因,即「林則徐銷煙」事件,敘述英國的「野蠻侵略」。實際上,如若有老師的得當引導,在課本中加入對於林則徐處理手法的探討,既讓學生對這一事件的史學論述了解更全面,也讓學生可以比較這兩種論點的論述邏輯的優劣得失,更好地訓練剖析事物的思維。而大部分歷史也如此相似,並沒有唯一的定論,這也是為何歷史學習具有廣闊的開拓空間。因此,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在邏輯成立,且尊重客觀事實的前提下,是否應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不同論述,加強了解的同時,也訓練思辨能力。

更何況,就培養國族認同的教學目的而言,國族精神之崛起也離不開對國家歷史的全面了解和反思。經歷過思考和批判,進而形成的國族認同,才是牢固而穩健的。只允許一種論述的歷史,不但可能流於片面,由此產生的所謂認同也只能是空中樓閣。

原本執教數學的小學老師在小學常識科中,將虎門銷煙詮釋為英國「為消滅鴉片而發起戰爭」,或是教科書援引史景遷,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改善歷史教育而得到改善,當中尤其是史學學習中思維訓練的重要部分。若然因噎廢食,以為教授單一立場的資料就可以解決問題,反而會離目標愈來愈遠。